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朗讀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譯文:漁父駕着一葉扁舟,劃着一支長槳,迎着春風,出沒在波濤之中。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隻輕鉤;時而舉起酒壺,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萬頃水面上心滿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瀟灑自在。

注釋:棹:搖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長的叫棹。綸:比較粗的絲。綸:釣魚用的粗絲線。繭縷:絲線,這裏指漁弦。繭,繭絲。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盈:《五代名畫補遺》作「盈」。此外各本作「滿」。甌:裝酒的器具,即盅,一種平底深碗。頃:土地面積單位。一百畝爲一頃。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注音

ㄧ ㄓㄠˋ ㄔㄨㄣ ㄈㄥ ㄧˊ ㄧㄝˋ ㄓㄡ , ㄧ ㄌㄨㄣˊ ㄐㄧㄢˇ ㄌㄩˇ ㄧ ㄑㄧㄥ ㄍㄡ 。 ㄏㄨㄚ ㄇㄢˇ ㄓㄨˇ , ㄐㄧㄡˇ ㄇㄢˇ ㄡ , ㄨㄢˋ ㄑㄧㄥ ㄆㄛ ㄓㄨㄥ ㄉㄜˊ ㄗˋ ㄧㄡˊ 。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釋義

譯文

漁父駕着一葉扁舟,劃着一支長槳,迎着春風,出沒在波濤之中。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隻輕鉤;時而舉起酒壺,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萬頃水面上心滿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瀟灑自在。

註釋

漁父:詞牌名,亦作《漁父詞》,《歷代詩餘》中作《漁歌子》。

棹(zhào):搖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長的叫棹。

綸:比較粗的絲。《五代名畫補遺》中誤作「輪」。綸,釣魚用的粗絲線。繭縷(lǚ):絲線,這裏指漁弦。繭,繭絲。

渚(zhǔ):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盈:《五代名畫補遺》作「盈」。此外各本作「滿」。甌(ōu):裝酒的器具,即盅,一種平底深碗。

頃:土地面積單位。一百畝爲一頃。

參考資料:

1、蔣方 編選.李璟李煜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35-137

2、張玖青.李煜全集.武漢:崇文書局,2015(第二版):28-29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觀衛賢之畫而作,屬於題畫詞,原畫名《春江釣叟圖》,詞寫來情調悠揚輕鬆,應該是詞人亡國前所作。

參考資料:

1、蔣方 編選.李璟李煜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35-137

2、張玖青.李煜全集.武漢:崇文書局,2015(第二版):28-29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賞析

  此詞與另一首《漁父·浪花有意千裏雪》題的是同一幅畫《春江釣叟圖》,詞的內容、意趣亦大體相同,都是表現作者的避禍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點明釣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棹」字名詞作動詞用,與「春風」構成語句,很是生動,彷彿木槳劃動的不僅是水,更有春風,將靜止的畫面寫活了。而且這種寫法又將春風與綠波融爲一體,與結句的「萬頃波中」作前後的照應,語言精巧,有「一石三鳥」的筆力。首句寫景,景中有情,接下來仍是直接的抒情。「酒滿甌」,見出興致之高。「繭縷」「輕鉤」寫簡樸,而「鉤」之所以「輕」,是因爲無魚上鉤。釣魚而不求魚,是作者志不在得魚的緣故。這就將畫中人物寫得神情飽滿,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結句中的「得自由」之高聲唱頌,進一步強化釣叟的快樂。

  春風泛舟、繭縷輕釣,此詞仍是寫畫意,但作者寓意轉淡,轉以畫境的空闊遼遠和優悠自在爲主,是一種襯託、渲染的用法,與《漁父·浪花有意千裏雪》「有意」「無言」稍不同。「花滿渚」「酒盈甌」實寫美景,虛寫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暢然而出。這首詞短而不麗,工而不奢,四個「一」字連用而不避重複,是詞人有意爲之,不但不顯重複,反而有一氣呵成、悠然不斷之感。取「一」與「萬頃」相映照,細巨對應,工整而精妙。

  此詞題畫抒懷,借景寓意,雖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卻清麗不俗,也可視爲題畫詩詞中的精品。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

李煜朗讀
()

猜你喜歡

東風初染海棠暈。好春色、花嬌柳嫩。翠袖方倚壚,向甚處、尋如願。

夢幻影泡露兼電。但俄頃、花飛人倦。有酒能忍顛,那更待、佳人勸。

()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裏昔遊從。

雲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

肅肅素秋節。湛湛濃露凝。

太陽夙夜降。少陰忽已升。

()

勸農事雲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穀行相關。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風顏。周行撫泉石,碧匣開潺湲。

尚想讀書聲,猶在松樹間。此事已難會,沂水何時還。

朗吟蘇仙語,明月下前灣。

()

三上崑崙意更賒,最高峯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

海上會看雲,飄飄迥不羣。扶桑紅日近,錦繡總成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