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嶽陽樓記》。

()

軼事典故

斷齏畫粥
  范仲淹幼年喪父,四歲時隨繼父遷至長山,勵志苦讀於醴泉寺。因家境貧寒,便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切爲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成年後,范仲淹又到應天書院刻苦攻讀,冬天讀書疲倦發睏時,就用冷水洗臉,沒有東西吃時,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卻從不叫苦。經過苦讀,范仲淹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

龍圖老子
  寶元元年至慶曆三年(1038年—1043年)間,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經略西線邊防,改革軍事制度、調整戰略部署,構築以大順城爲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防禦體系,西北戰線固若金湯,夏人不敢犯。西北邊陲謠曰:「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羌人稱范仲淹爲「龍圖老子」;夏人稱其爲「小范老子」,認爲「小范老子胸有十萬甲兵!」

寬厚仁愛
  范仲淹擔任邠州知州時,有一次登樓飲酒,尚未舉杯,就看到幾個人披麻戴孝地營造葬具。范仲淹急忙派人詢問,得知是一名書生客死邠州,準備就近埋葬,但墓穴、棺材和治喪用具尚未製備。范仲淹聽後非常悲傷,立即撤去酒席,並贈以錢財,使其得辦喪事。

  慶曆年間,張海(一說王倫)率領人馬攻打淮南,路過高郵,高郵知軍晁仲約料想無法抵擋,就昭示當地富人捐錢獻酒,前去慰勞,「盜寇」很高興,沒有施暴就離開了高郵。事情傳開後,朝廷非常憤怒,富弼提議處死晁仲約。范仲淹說:「若郡縣兵力足以應戰或防守,遭遇賊兵不抵禦而去賄賂,在法理上知軍必須處死;但實際情況是高郵兵力不足,根本沒有辦法抵抗或防守;這種情況下殺死知軍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聽後,接受范仲淹的意見,赦免了晁仲約。

  范仲淹治理國家崇尚忠厚,勤政愛民,深得百姓愛戴。范仲淹戍邊西北時,邠州、慶州的百姓和衆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懸掛他的畫像以祭拜。范仲淹去世後,聞知消息的人無不扼腕嘆息,羌部族的數百首領,像孝子一樣放聲痛哭,並齋戒三日以後才離開。

嚴謹治學
  范仲淹替人寫墓誌銘,寫畢封好剛要發送時,忽然想到:「這篇銘記不能不讓尹洙看。」第二天,范仲淹就把銘文交給尹洙過目,尹洙看後說:「你的文章已經很出名,後代人會以你的文章爲典範,不能夠不謹慎啊。現在你把轉運使寫作刺史,知州寫成太守,固然清雅古雋,但現在卻沒有這些官職名稱,後人必然心生疑惑,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爭論的原因啊。」范仲淹聽後,感嘆地說:「多虧請你看了,否則,我差一點要失誤啊。」

只彈履霜
  范仲淹素愛彈琴,曾於琴中思古,又向志於琴道的崔遵度請教「琴何爲是」,並問還有誰與他志同道合,崔公說是唐處士,於是范仲淹「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將師其一二。」他爲自己尋到能學琴與琴道的老師快樂如孺子。據陸遊《老學庵筆記》載:「范文正公喜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操,時人謂之范履霜。」

教子扶危
  范仲淹熟治家甚嚴,教導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積德行善,范氏家風清廉儉樸、樂善好施。一次,范仲淹讓次子范純仁自蘇州運麥至四川。范純仁回來時碰見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親之喪,無錢運柩返鄉,便將一船的麥子全部送給了他,助其還鄉。范純仁回到家中,沒敢提及此事。范仲淹問他在蘇州遇到朋友了沒有,范純仁回答說:「路過丹陽時,碰到了石曼卿,他因親人喪事,沒錢運柩回鄉,而被困在那裏。」范仲淹立刻說道:「你爲什麼不把船上的麥子全部送給他呢?」范純仁回答說:「我已經送給他了。」范仲淹聽後,對兒子的做法非常高興,並誇獎他做的對。

舉賢任能
  范仲淹特別善於識人,當狄青還是個下級軍官時,范仲淹就對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狄青從此折節讀書,精通兵法,後以武官任樞密使,成爲一代名將。

  張載少年時,喜歡談兵,至欲結客取洮西之地。二十一歲時,謁見范仲淹,范仲淹一見知其遠器,作爲將領實在屈才,對他說:「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於兵?」勸他讀《中庸》。後來張載遍觀釋老,無所得反而求六經,後成爲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學關學的創始人,一代大儒。

  富弼少年時,好學有大度,范仲淹見而奇之說:「王佐之才也」,並把他的文章給王曾、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兒嫁給了富弼。宋仁宗恢復制科後,范仲淹告訴富弼說:「你應該由制科步入仕途」,並推舉他爲茂材異等,富弼從此進入官場,成爲一代名相。

  相傳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時,城中文武官員,大多得到過他的推薦,惟有蘇麟,因在外縣擔任巡檢,不在城裏,未得提拔。於是,蘇麟就向范仲淹獻詩一首,其中有兩句爲:「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爲春」。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爲他寫了一封推舉信,後來蘇麟也得到升遷。

性情中人
  歷史上,人們給以范仲淹特別高的評價,「才其量其忠,非但爲一代宗臣而已」。其實,范仲淹並沒有把自己看成完人,反而是喜歡袒露自己的真實性情。他也發過牢騷:「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宋人吳曾記載過這樣一件事:范仲淹任饒州知州時,官妓中有一位小歌妓(「小鬟」),范仲淹頗爲看中。後來范仲淹被調回京師,因小鬟年紀太小,不便攜行,就給他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詩(《懷慶朔堂》),在詩中說道:「慶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開。年年長有別離恨,已託東風乾當來」。魏介心領神會,就把小鬟買來轉送范仲淹。南宋姚寬還記載范仲淹曾以胭脂寄小鬟,並題詩「江南有美人,別後常相憶。何以慰相思,贈汝好顏色」。明人朱有燉據此改編爲雜劇《甄月娥春風慶朔堂》,劇前引言亦詳述此事。

三光風範
  范仲淹憂國憂民,不圖個人榮華富貴,從二十七歲進士及第到五十五歲主持新政,在漫長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關心政治,每遇國家大事,總是慷慨直言,由於他直言敢爲,曾在八九年間裏三次被貶:1029年,范仲淹因諫言太後還政,被貶;接着又在廢郭皇後上二次被貶;1035年,范仲淹上《百官圖》第三次被貶。

  在這幾次事件中,范仲淹都是重要的策動者,尤其後兩次,成爲影響慶曆士風構建的兩個重要事件,獲得了北宋士人的人格認同。據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記載,范仲淹三次被貶,每貶一次,時人稱「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稱爲「極光」,第二次稱爲「愈光」,第三次稱爲「尤光」。

主要成就

政治貢獻

●地方治績
  范仲淹出任泰州時,徵調民衆4萬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聖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橫跨通、泰、楚三州,全長約200華裏,不僅當時人民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後世「捍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地人民將所修之堤命名爲「范公堤」,遺址迄今猶存。

  景祐元年(1034年),蘇州久雨霖潦,江湖氾濫,積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棄,農耕失收,黎民饑饉困苦,范仲淹出知蘇州後,根據水性與地理環境,提出開浚崑山、常熟間的「五河」,將積水導流太湖,注入於海的治水計劃。范仲淹以「修圍、浚河、置閘」爲主的治水經畫,不但獲得時輿的讚揚,還澤被後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兩浙職守,都依照這個模式去整治水患。

●實施新政

  主詞條:慶曆新政

  慶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針對內憂(官僚隊伍龐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遼和西夏威脅着北方和西北邊疆)的現狀,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綱領,主張澄清吏治、改革科舉、整修武備、減免徭役、發展農業生產等,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舉等各個方面和領域。新政實施的短短幾個月間,政治局面已煥然一新:官僚機構開始精簡;科舉中,突出了實用議論文的考覈,有特殊才幹的人員,得到破格提拔;全國也普遍辦起了學校。

  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爲首的反對派攻擊革新派爲「朋黨」,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敗告終。但新政雖只推行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爲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

軍事思想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奉調西北前線,擔任邊防主帥。針對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山谷交錯、地勢險要的特點,范仲淹提出「積極防禦」的守邊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築城寨,加強防禦工事,訓練邊塞軍隊,以達到以守爲攻的目的。

  軍隊制度上,取締按官職帶兵舊制,改爲根據敵情選擇戰將的應變戰術;建立營田制,解決軍需問題,使軍隊面貌一新,應變能力和作戰能力大大提高。防禦工事方面,構築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順城爲中心、堡寨呼應的堅固戰略體系。對沿邊少數民族,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立賞罰公約,使其安心歸宋。同時,范仲淹精選將帥、大力提拔軍隊將領,使西北軍中湧現出狄青、種世衡等名將,又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

  范仲淹利用築城修寨進行積極防禦的思想,使西北軍事防務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邊境局勢大爲改觀。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最終締署合約,西北邊疆得以重現和平。

文學成就

●散文
  宋建國至仁宗七十多年來,墨守祖宗家法,政尚循謹,浮華奢靡的背後潛伏着種種危機。范仲淹洞破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重視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張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關係到社會風俗的醇厚訛薄、國家的興衰成敗。在經世濟時思想的影響下,范仲淹反對宋初文壇的柔靡文風,提出了宗經復古、文質相救、厚其風化的文學思想。范仲淹的文章,立足點在於政而不在於文,在價值取向上與揚雄、王勃、韓柳以及宋初復古文論一樣,具有歷史意義和復古精神,對宋初文風的革新具有積極作用。

  散文創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書信居多,陳述時政,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蘇軾曾評價《上政事書》「天下傳誦」;《靈烏賦》一文,「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國古代哲人爭自由的重要文獻;名篇《嶽陽樓記》,借作記之機,規勸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記敘、寫景、抒情、議論爲一體,動靜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爲雜記中的創新,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爲千古名句。

●詩歌
  詩歌上,范仲淹主張「範圍一氣」、「與時消息」。范仲淹繼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氣」,又將曹丕的「文氣說」、陸機、鍾嶸的「感物說」和「天人合一」的詩學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認爲,詩人創作的衝動與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氣」,感於萬物並通過萬物體現出來。范仲淹的「與時消息」則繼承了劉勰的「爲情而文」觀和白居易「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的主張,把政治教化和爲情造文有機有機結合起來,范仲淹批判宋初詩壇的盲目模仿之風和無病呻吟之態,主張詩歌創作要忠於生活現實,符合時事,不爲空言。

  范仲淹詩歌存世305首,內容非常廣泛,或言志感懷,抒寫偉大的政治抱負;或關注民生,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或紀遊山水,歌頌祖國大好河山;或詠物寄興,展現自己的人格操守。詩意淳語真,藝術手法多樣,以清爲美的特點尤爲突出,以文爲詩、議論化的傾向非常明顯,同時注意白描手法和疊字的運用,與當時的白體、晚唐體及西昆體相比,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爲宋初詩歌由唐音向宋調轉變的重要一環。

●詞
  范仲淹詞作存世共五首,雖然數量較少,但首首膾炙人口,在宋詞的發展中起着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北宋建國至宋仁宗,生活享樂漸成風尚,以艷情爲主要創作話題的歌詞亦趨向繁榮。范仲淹於仁宗年間登上詞壇,其詞作內容和風格豐富多樣,有直接寫艷情者,也有跳出艷情之外者,正是過渡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刻痕跡。

  《漁家傲·秋思》一詞,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達了作者反對入侵、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願,同時還表現出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複雜矛盾的心情。在范仲淹之前,很少有人用詞這一新的詩體形式來描寫邊塞生活,唐人韋應物的《調笑令·胡馬》雖有「邊草無窮日暮」之句,但沒有展開,且缺乏真實的生活基礎,因而,范詞實際上是邊塞詞的首創。不僅如此,這首詞的內容和風格還直接影響到宋代豪放詞和愛國詞的創作,爲詞世界開闢了嶄新的審美境界,也開啓了宋詞貼近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創作方向。《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和《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兩詞,讀史、詠風景,題材寬泛,與艷情無關,與北宋前期詞壇的創作風格合拍,表現了從晚唐五代至北宋前期歌壇衰變的一個過程。

  范仲淹的艷情之作(《蘇幕遮·懷舊》、《御街行·秋日懷舊》),總是寫出一種宏大的時空背景,與同時代其他詞人「小圓香徑」、「庭院深深」的狹深環境迥然不同。而沉摯真切、婉麗動人的風格,也極大地改變了宋人的創作觀念,引導着詞壇創作風氣的轉移,對後世詞壇產生着深刻影響。

教育方略
  范仲淹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正統的教育思想,把「興學」當作是培養人才、救世濟民的根本手段。在《上執政書》中,范仲淹明確提出「重名器」(慎選舉、敦教育),把當時科舉以考試取人、而不在考試之先育人,比之爲「不務耕而求獲」,主張「勸學育才」,恢復制舉並使之與教育相銜接。慶曆年間主政時,范仲淹再次提出「復古興學校,取士本行實」,着力改革科舉考試製度、完善教育系統、加強學堂管理,各地亦奉詔建學,地方學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時謂「盛美之事」。

  師資選材上,范仲淹提倡明師執教、經實並重。范仲淹注重對教師的培養和選拔,把「師道」確立爲教育的重心,他推薦的名師胡瑗、李覯等,皆爲北宋著名的教育家。教學內容上,范仲淹提倡「宗經」,以儒家經典培養能通達「六經」、悉經邦治國之術的人才;同時注意兼授諸算學、醫藥、軍事等基本技能,培養具有專門知識、技能的實用人才。

  范仲淹亦身體力行,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足跡所涉,無不興辦學堂,教澤廣被;晚年又設義田、建義學,對族中子弟實行免費教育,激勸「讀書之美」,范氏義學在教化族衆、安定社會、優化風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開啓了中國古代基礎教育階段免費教育的新風尚。

書法成就
  范仲淹善書。黃庭堅《山谷題跋》中雲:「范文正公書落筆痛快沉著,極近晉宋人書。」又雲:「范文正公書《伯夷頌》極得前人筆意,蓋正書易俗,而小楷難於清勁有精神。朱長文《續書斷》謂仲淹晚年學王羲之《樂毅論》,亦一代之墨寶也。明唐錦《龍江夢餘錄》評范仲淹書極端勁秀麗,無毫鋩縱逸之態。」清高士奇也稱范仲淹書法「挺勁秀特,肖其爲人」。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曆10月1日),范仲淹生於河北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在百日後隨家人去吳縣(今蘇州市)。 父親范墉,從吳越王錢俶歸宋,歷任成德、武信、武寧節度使掌書記,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卒於任所。母親謝氏貧困無依,抱着兩歲的范仲淹,改嫁山東淄州長山縣河南村(今鄒平縣長山鎮范公村)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在朱家長大成人。
  范仲淹從小讀書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爲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劃粥斷齏[6]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在意,而把全部精力放在書中,以讀書爲樂趣。
  這樣過了快三年,范仲淹幾乎把長山縣的書籍讀了個遍,此處已漸漸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望。 一個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祕密。他發現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這些年來,一直靠繼父的關照生活。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驚,愧恨交集之下,他決心脫離朱家,自立門戶,好好學習,等到將來功成名就,再來贍養母親。於是他匆匆收拾了幾樣簡單的衣物,佩上琴劍,不顧朱家和母親的阻攔,流着眼淚,毅然辭別母親,離開長山,徒步求學去了。

步入仕途
  刻苦攻讀,終於中第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歲的范仲淹來到南京應天府書院(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應天府書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校舍宏偉,衆然而立,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間,藏書數千卷。1043年,宋仁宗下旨將應天府書院改爲南京國子監,與東京開封國子監、西京洛陽國子監並列成爲北宋時全國最高學府。更主要的是這裏聚集了許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師生。到這樣的學院讀書,既有名師可以請教,又有許多同學互相切磋,還有大量的書籍可供閱覽,況且學院免費就學,更是經濟拮據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應天府後來改名南京,應天府書院所以又叫南都學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嶄新的學習環境,來到此地之後,范仲淹如魚得水,歡興致極,所以他十分珍惜這天堂般的知識殿堂,不思晝夜,刻苦攻讀。范仲淹的一個同學、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長官)的兒子看他常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給他。他竟一口不嘗,聽任佳餚發黴。直到人家怪罪起來,他才長揖致謝說:「我已安於劃粥割齏的生活,擔心一享受美餐,日後就咽不下粥和鹹菜了。」 范仲淹艱澀的生活,有點像孔子的賢徒顏回:一碗飯、一瓢水,在陋巷,即使別人叫苦連天,他依然樂在其中。
  范仲淹的連歲苦讀,也是從春至夏,經秋歷冬;凌晨舞一通劍,回家糊塗夜半和衣而眠。別人看花賞月,他只在六經中尋樂。偶然興起,也吟詩抒懷: 「白雲無賴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簫?多難未應歌風鳥,薄才猶可賦鷦鷯。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鍾期恨即銷。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此詩是范仲淹寫給書院同窗晏殊的) 數年之後,范仲淹對儒家經典——諸如《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等書主旨,已然堪稱大通。吟詩作文,也慨然以天下爲己任。決心擔當起國家興亡的重任。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領百官到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去朝拜太清宮。浩浩蕩蕩的車馬路過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整個城市熱鬧非凡,人們擠擠擁擁唯恐錯過龍顏,范仲淹卻不爲所動,一個人閉門,仍然埋頭讀書。有個要好的同學特地跑來勸他:「快去看,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但范仲淹只隨口說了一句:「將來再見也不晚」,便頭也不抬地繼續讀他的書了。果然,第二年他就中了進士,這位學生就是日後北宋偉大的改革家思想家范仲淹。

  應試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范仲淹通過科舉考試,中榜成爲進士。在崇政殿參加御試時,他第一次看見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後來還榮赴了御賜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開封市),春花滿目。進士們坐跨駿馬,在鼓樂聲中遊街:「長白一寒儒,名登二紀餘」。他吟着這樣的詩句,想到自己已經二十七歲。比起旁邊的滕宗諒等人,年紀顯得大了許多。不久,他被任命爲廣德軍的司理參軍(廣德軍位置在今安徽廣德縣一帶,司理參軍是掌管訟獄、審理案件的官員,從九品)。接着,又調任爲集慶軍節度推官(集慶軍轄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帶,節度推官是幕職官,從八品)。他把母親接來贍養,並正式恢復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從此開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入仕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調往泰州海陵西溪鎮(今江蘇省東臺縣附近),作鹽倉監官——負責監督淮鹽貯運轉銷。西溪鎮瀕臨黃海之濱,鎮上雖也可偶見牡丹,其荒遠情景畢竟與內地不同。乍聽風浪的呼嘯及野鶴的長唳,范仲淹不免略覺惆悵。而倉官既屬於閒差,他便暫以疏懶飲宴採自我解嘲:「卑犧曾未託椅梧,敢議雄心萬裏途!蒙叟自當齊黑白,於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懶甚,溪人能信解嘲無?」 然而,他很快發現,這裏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當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經坍圮不堪,不僅鹽場亭竈失去屏障,而且廣闊的農田民宅,也屢受海濤威脅。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萬災民流離失所。官府鹽產與租賦,都蒙受損失。爲此,他上書給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建議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連雲港至長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堅固的捍海堤堰。對於這項浩大的工程,張綸慨然表示贊同,並奏準朝廷,調范仲淹作興化縣令(今江蘇省興化市),全面負責治堰。
  天聖二年(1024年)秋,興化縣令范仲淹率領來自四個州的數萬民夫,奔赴海濱。但治堰工程開始不久,便遇上夾雪的暴風,接着又是一場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員,認爲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張取締原議,徹底停工。事情報到京師,朝臣也躊躇不定。而范仲淹則臨危不懼,堅守護堰之役。大風捲着浪濤衝到他腿上,兵民們紛紛驚避,官吏也驚慌失措,范仲淹卻沒有動,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宗諒,宗諒正從容不迫地評論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發現他兩人泰然自若,情緒也安穩下來。 經過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堅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復工。不久,綿延數百裏的悠遠長堤,便凝然橫亙在黃海灘頭。鹽場和農田的生產,從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災流亡的數幹民戶,又扶老攜幼,返回家園。人們感激興化縣令范仲淹的功績,都把海堰叫作「范公堤」。興化縣不少災民,竟跟着他姓了范。 至今興化仍有范公祠遺址,爲父老懷念。
  「有客狂且淳,少小愛功名」,「風塵三十六,未做萬人英」,這是范仲淹三十六歲時寫的詩句。他大約至三十四、五歲才結婚,這年得了一子,並被調回京師,大理寺丞。從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服喪
  仁宗天聖四年(1026年),謝氏病故。范仲淹含淚服喪,回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居住。當時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風聞仲淹通曉經學,尤長於《易經》。他邀請仲淹協助戚氏主持應天府學的教務。仲淹慨然領命,還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薦給晏殊。 爲了便於工作,范仲淹搬到學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時刻表,按時訓導諸生讀書。夜晚,還經常深入宿舍,檢查和責罰那些偷閒嗜睡的人。每當給諸生命題作賦,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試題難度和着筆重點,使諸生迅速提高寫作水平。
  應天府書院的學風,很快就煥然一新。四方前來就讀和專意向范仲淹問業的人,絡繹而至。范仲淹熱誠接待這些迢迢而來的學者,不倦地捧書爲他們講授。有時,還用自己的微薄俸祿招待他們吃飯,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遊學乞討的孫秀才,前來拜謁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錢。過了一年,孫秀才又來拜謁范公,范仲淹一邊送錢給他,一邊問他爲何匆匆奔討,不坐下來靜心讀書。孫秀才悲慼地說,「家有老母,難以贍養;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夠使用。」范仲淹對他說:「聽語氣,你不像乞客。待我幫你在本校找個職事,讓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養老人。如此這般,你能安心治學不能?」孫秀才大喜拜命,從此,跟着范仲淹攻讀《春秋》。第二年,范仲淹離開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孫秀才也辭去職事。
  十年之後,朝野上下傳誦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在泰山廣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孫名復。就連山東著名的徂錸先生石介,也師事於他。這位學者,便是當年那位孫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說:「貧困實在是一種可怕的災難。倘若孫復一直乞討到老,這傑出的人才豈不湮沒沉淪。」 除了孫復之外,范仲淹還聯絡和幫助過許多著名的學者。如胡璦、李覯、張載,石介等。或邀聘他們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務,或薦舉他們出任朝廷的學官,或指點他們走上治學之路。從海陵到高郵,從蘇州到邠州(今陝西彬縣),范仲淹每到一處,總是首先興學聘師,關心教育。後來作到宰相時,更下令所有的州縣一律辦學。而經他指教和影響過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

  波折
  天聖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喪結束。經過晏殊的推薦,他榮升祕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祕閣設在京師宮城的崇文殿中。祕閣校理之職,實際上屬於皇上的文學侍從。在此,不但可以經常見到皇帝,而且能夠耳聞不少朝廷機密。對一般宋代官僚來說,這乃是難得的騰達捷徑。
  范仲淹一旦瞭解到朝廷的某些內幕,便大膽介入險惡的政治鬥爭。他發現仁宗皇帝年已二十,但朝中各種軍政大事,卻全憑六十歲開外的劉太後一手處置,而且,聽說這年冬至那天,太後要讓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給她叩頭慶壽。范仲淹認爲,家禮與國禮,不能混淆,損害君主尊嚴的事,應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評這一計劃。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爲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責備他爲何如此輕狂,難道不怕連累舉主嗎?范仲淹素來敬重晏殊,這次卻寸步不讓,沉臉抗言:「我正爲受了您的薦舉,才常怕不能盡職,讓您替我難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議論而降罪於您。」一席話,說得晏殊無言答對。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寫信給晏殊,詳細申辯,並索性再上一章,乾脆請劉太後撤簾罷政,將大權交還仁宗。朝廷對此默不作答,卻降下詔令,貶范仲淹寓京,調趕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濟縣一帶)任副長官——通判。祕閣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舉酒餞別說:「范君此行,極爲光耀呵!」 三年之後,劉太後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淹召回京師,派做專門評議朝事的言官——右司諫。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書言事更無所畏懼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東和江淮一帶大旱,又鬧蝗災。爲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請仁宗馬上派人前去救災,仁宗不予理會。他便質問仁宗:「如果宮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該當如何?」仁宗驚然慚悟,就讓范仲淹前去賑災。他歸來時,還帶回幾把災民充飢的野草,送給了仁宗和後苑宮眷。 這時的宰相呂夷簡,當初是靠討好劉太後起家的。太後一死,他又趕忙說太後的壞話。這種狡詐行徑,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後揭穿,宰相職務也被罷免。但夷簡在宮廷中的因緣關係,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過內侍閻文應等重登相位,又與閻文應沆瀣一氣,想借仁宗的家務糾紛,而廢掉郭後。墮入楊美人、尚美人情網的年輕皇帝,終於決定降詔廢後,並根據呂夷簡的預謀,明令禁止百官參議此事。范仲淹懂得,這宮廷家務糾紛背後,掩藏着深刻而複雜的政治角逐。他與負責糾察的御史臺官孔道輔等,數人徑趨垂拱殿,求見仁宗面談。他們伏閣籲請多時,無人理睬;司門官又將殿門砰然掩閉。范仲淹等人手執銅環,叩擊金扉,隔門高呼質問:「皇後被廢,爲何不聽臺諫入言!」看看無濟於事,大家在鋼虎畔議定一策,準備明日早朝之後,將百官統統留下,當衆與呂相辯論。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牽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勸戒他勿去招惹禍機。他卻頭也不回地出門而去。剛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聽降詔傳呼,貶他遠放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鎮)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趕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離京。孔道輔等人,也或貶或罰,無一倖免。 這次至城郊送別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舉酒讚許說:「范君此行,愈爲光耀!」在離開諫職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並無悔恨,只是略覺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卻認爲自己更象孟軻:「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騷人」,「軻意正迂闊,悠然輕萬鍾」!
  過了幾年,他由睦州移知蘇州,因爲治水有功,又被調回京師,並獲得天章閣待制的榮銜,做了開封知府。前時一同遭貶的孔道輔等人,也重歸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頓官僚機構,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僅僅幾個月,號稱繁劇的開封府就「肅然稱治」。
  范仲淹看到宰相呂夷簡廣開後門,濫用私人,朝中腐敗不堪。范仲淹根據調查,繪製了一張「百官圖」,在景祐三年(1036年)呈給仁宗。他指着圖中開列的衆官調升情況,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的批評。呂夷簡不甘示弱,反譏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連上四章,論斥呂夷簡狡詐。呂夷簡更誣衊范仲淹勾結朋黨,離間君臣。 范、呂之爭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呂夷簡老謀深算,善於利用君主之勢而最終取勝。仁宗這年二十七歲,尚無子嗣。據說范仲淹曾關心過仁宗的繼承人問題,或許談論過立什麼皇太弟侄之類的事。這事雖出於興旺宋廷的至誠和忠直之心,卻不免有損仁宗的自尊。加以呂夷簡的從旁中傷,范仲淹便被遞奪了待制職銜,貶爲饒州知州。後來幾乎又貶死嶺南。 臺官韓瀆爲迎合宰相意旨,請把范仲淹同黨的人名,寫成一榜,張掛於朝堂。餘靖、尹洙、歐陽修等人,因爲替范仲淹鳴不平,也紛紛被流放邊遠僻地。從此,朝中正臣奪氣,直士咋舌。
  這次到都門外送范仲淹的親朋,已寥寥無幾。但正直的王質,卻扶病載酒而來,並稱許「范君此行,尤爲光耀!」幾起幾落的范仲淹聽罷大笑道:「仲淹前後已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請備一隻整羊,作爲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質說,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動,都被監視者記錄在案,他將作爲范黨被審查。王質聽了,毫無畏色,反引以爲榮。
  饒州在鄱陽湖畔。從開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須經十幾個州。除揚州外,一路之上竟無人出門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對此,也並不介意。他已經習慣於從京師被貶作地方官了。他捻着花白的髭纘,在饒州官舍吟起一詩;「三出青城鬢如絲,齋中蕭灑過撣師」,「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范仲淹自幼多病,近些年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饒州。在附近做縣令的詩友梅堯臣,寄了一首《靈烏賦》給他,並告訴他說,他在朝中屢次直言,都被當作烏鴉不祥的叫聲,昔日願他拴緊舌頭,鎖住嘴脣,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飛。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靈烏賦》,稟覆說,不管人們怎樣厭惡烏鴉的啞啞之聲,我卻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五十歲前後,范仲淹先後被調到潤州(今江蘇鎮江一帶)和越州(今浙江紹興一帶)作知府。這時,一樁重大事件震動了全國,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戍邊
  原來住在在甘州和涼州(今甘肅張掖、武威)一帶的黨項族人,本來臣屬於宋朝。從寶元元年(1038年)起,黨項族首領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國,自稱皇帝,並調集十萬軍馬,侵襲宋朝延州(今陝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對西夏的突然挑釁,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內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團,宋仁宗也舉棋不定,莫衷一是。邊境上更是狼狽,由於三十多年無戰事,宋朝邊防不修,士卒未經戰陣,加上宋將范雍無能,延州北部的數百裏邊寨,大多被西夏軍洗劫或奪去。仁宗與呂夷簡商議,派夏竦去做陝西前線主帥;又採納當時副帥韓琦的意見,調范仲淹作副帥——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後來又把尹洙也調至西線。
  五十二歲的范仲淹,先被恢復了天章閣待制的職銜,轉眼間又榮獲龍圖閣直學士的職銜。進京面辭仁宗之後,范仲淹便掛帥趕赴延州,仕途上的艱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鬢髮,但是忠心報國的熱忱卻不減當年。范仲淹親臨前線視察,他發現宋軍官兵、戰陣、後勤及防禦工事等,各方面都頗多弊端;如不改革軍陣體制,並採取嚴密的戰略防禦,實難扭轉戰局。韓琦的看法卻不同,他低估了西夏軍優勢,並激於屢受侵擾的義憤,主張集中各路兵力,大舉實行反擊。夏竦爲請仁宗批準反攻計劃,派韓琦和尹洙兼程回京,得獲仁宗詔準後,尹洙又奉命謁見范仲淹,請他與韓帥同時發兵。范仲淹與韓、尹雖爲至交,卻認爲反攻時機尚未成熟,堅持不從。尹洙慨嘆道:「韓公說過,『且兵須將勝負置之度外』。您今天區區過慎,看來真不如韓公!」范仲淹說:「大軍一發,萬命皆懸,置之度外的觀念,我不知高在何處?」
  慶曆元年(1041年)正月,韓琦接到西夏軍侵襲渭州(今甘肅平涼一帶)的戰報。他立即派大將任福率軍出擊。西夏軍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直追至西夏境六盤山麓,卻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圍。任福等十六名將領英勇陣亡,士卒慘死一萬餘人。韓琦大敗而返,半路碰上數千名死者的家屬。他們哭喊着親人的姓名,祈禱亡魂能跟着韓帥歸來。韓琦駐馬掩泣,痛悔不迭。
  范仲淹的戰略防禦,並非單純或消極的防守措施。他初至延州,便全面檢閱軍旅,並實行了認真的裁汰和改編。他從士兵和低級軍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將,由當地居民間選錄了不少民兵;又開展了嚴格的軍事訓練。按軍階低高先後出陣的機械臨陣體制,也被他取締,改爲根據敵情選擇戰將的應變戰術。在防禦工事方面,他採納種世衡的建議,先在延北築城;後來又在宋夏交戰地帶,構築堡寨。對沿邊少數民族居民,則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立賞罰公約。這樣,鹿延、環慶、涇原等路邊防線上,漸漸屹立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慶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密令長子純佑和蕃將趙明,率兵偷襲西夏軍,奪回了慶州西北的馬鋪寨。他本人,又隨後引軍出發。諸將誰也不知道這次行動的目的。當部隊快要深入西夏軍防地時,他突然發令:就地動工築城。建築工具事先已經備好,只用了十天,便築起一座新城。這便是鍥入宋夏夾界間那座著名的孤城——大順城。西夏不甘失利,派兵來攻,卻發現宋軍以大順城爲中心,已構成堡寨呼應的堅固戰略體系。
  從大順城返回慶州的途中,范仲淹覺得如釋重負。頭年,在延州派種世衡築青澗城,東北邊防已趨穩定。西夏軍中私相戒議的話,也傳到他的耳朵裏。他們說「不能輕易攻取延州了,如今小范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不似大范老子那般好對付」。當前慶州北部的邊防,也大體接近鞏固。只是他自己的身體,卻感到十分疲乏。此刻正是暮春季節,山畔的野花剛剛開放。如果是在江南,早已百花爛漫了。他隨口吟起四句詩:「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見花;將軍了邊事,春老未還家。」
  轉眼又是夏去秋來.范仲淹爲了嚴密防務,不能不赴大順城等處踏勘。他如今已逾五十四歲,滿頭白髮,在朔風中搖曳,望望天空南飛的大雁,心中有無盡的感慨。深夜失眠,他便挑燈填起詞來,一連數闋《漁家傲》,都以相同的四個字開頭: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范仲淹還採取了一些辦法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宋朝皇帝的詔旨中曾規定了各級將領統率軍隊的數目,若遇敵侵犯,地位低的軍官就帶軍隊先行出陣抵禦。范仲淹說:「戰將不選擇適當的人,只以官階高低作爲出陣先後的標準,這是自取失敗的辦法。」於是,他認真檢閱了延州的軍隊,淘汰了一批怯懦無能的將校,選拔了一批經過戰火考驗的有才幹的人代替他們。他又淘汰老弱,選擇18000名合格士兵,把他們分成6部,讓每個將領統率3千人,分別予以訓練,改變了過去兵將不相識的狀況,臨戰時根據敵軍多寡,調遣他們輪流出陣抗敵。
  范仲淹又積極召募士兵。因爲原來守邊的大都是從內地調來的已經腐化的禁軍,這批人既不耐勞苦,又因久戌思鄉,鬥志不高,而從本地人民中召募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強悍敢戰,又因保衛家鄉,鬥志較強。精練士卒,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此外,范仲淹能以身作則,將士沒喝上水他從不說渴,將士沒吃上飯他從不叫餓,朝廷賞賜給他的金帛都分發給將士。范仲淹賞罰分明,獎勵勇猛殺敵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將領,對剋扣軍餉的貪污分子則當衆斬首,毫不留情。這樣,在范仲淹的率領下,西北軍中湧現出許多像狄青、種世衡那樣有勇有謀的將領,又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
  在范、韓等人苦心經營下,邊境局勢大爲改觀。這時,西夏國內出現了各種危機,西夏軍將領中間,也矛盾重重。至慶曆二年以後,邊界自西夏向宋朝投誠的人,已陸續不斷。宋夏兩國的百姓,都希望儘快停止軍事行動。雙方議和的使節,也開始祕密往返於興慶府(今銀川市)與汴梁之間。慶曆四年(1044年)雙方正式達成和議。宋夏重新恢復了和平,西北局勢得以轉危爲安。

  慶曆新政
  從元昊叛宋起,宋軍的邊防開支便突然膨脹起來。政府爲了擴大收入,又不得不增加百姓負擔。於是,包括京城附近在內,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動與騷亂,紛然而起。慶曆三、四年間(1043—1044年),急待穩定政局的仁宗皇帝,似乎顯得格外開朗和進步。他將西線的三名統帥——夏竦、韓琦和范仲淹,一同調回京師,分別任命爲最高軍事機關的正副長官——樞密使、樞密副使;又擴大言官編制,親自任命下三、四名諫官——歐陽修、餘靖、王素和蔡襄,後來號稱「四諫」。 「四諫」官一聲奏言,撤掉了略無軍功的夏竦,以杜衍和富弼爲軍事長官。「四諫」官又一聲奏言,徹底罷免了呂夷簡的軍政大權。「四諫」們第三聲奏論,則驅逐了副宰相王舉正,以范仲淹取而代之。面對這前所未有的出色班底,石介喜出望外。他寫詩讚頌說:舉擢俊良,掃除嬌魅!提升衆賢,就象拔茅一樣,大批羣起,驅逐奸邪,就象切掉雞爪一般,永難長續。
  慶曆三年(1043年)九月,仁宗連日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變局面。范仲淹、富弼和韓琦,連夜起草改革方案。特別是范仲淹,認真總結從政28年來醞釀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綱領《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了十項改革主張,它的主要內容是:
  (一)明黜陟,即嚴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時,升降官員不問勞逸如何,不看政績好壞,只以資歷爲準。故官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循苟且,無所作爲。范仲淹提出考覈政績,破格提拔有大功勞和明顯政績的,撤換有罪和不稱職的官員。
  (二)抑僥倖,即限制僥倖作官和升官的途徑。當時,大官每年都要自薦其子弟充京官,一個學士以上的官員,經過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孫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這樣一個接一個地進入朝廷,不僅增加了國家開支,而且這些紈絝子弟又不幹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結黨營私。爲了國家政治的清明和減少財政開支考慮,應該限制大官的恩蔭特權,防止他們的子弟充任館閣要職。
  (三)精貢舉,即嚴密貢舉制度。爲了培養有真才實學的人,首先應該改革科舉考試內容,把原來進士科只注重詩賦改爲重策論,把明經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經書的詞句改爲要求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這樣,學生有真才實學,進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實了。
  (四)擇長官。針對當時分佈在州縣兩級官不稱職者十居八九的狀況,范仲淹建議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北宋州以上的一級監察和財政區劃)檢查地方政績,獎勵能員,罷免不才;選派地方官要通過認真地推薦和審查,以防止冗濫。
  (五)均公田。公田,即職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額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范仲淹認爲,供給不均,怎能要求官員盡職辦事呢?他建議朝廷均衡一下他們的職田收入;沒有發給職田的,按等級發給他們,使他們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己。然後,便可以督責他們廉節爲政;對那些違法的人,也可予以懲辦或撤職了。
  (六)厚農桑,即重視農桑等生產事業。范仲淹建議朝廷降下詔令,要求各級政府和人民,講窮農田利害,興修水利,大興農利,並制定一套獎勵人民、考覈官員的制度長期實行。
  (七)修武備,即整治軍備。范仲淹建議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這些衛士,每年大約用三個季度的時光務農,一個季度的時光教練戰鬥,寓兵於農,實施這一制度,可以節省給養之費。京師的這種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執行。
  (八)推恩信,即廣泛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主管部門若有人拖延或違反赦文的施行,要依法從重處置。另外,還要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應當施行的各種惠政是否施行。這樣,便處處都沒有阻隔皇恩的現象了。
  (九)重命令,即要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范仲淹認爲,法度是要示信於民,如今卻頒行不久便隨即更改,爲此朝廷必須討論哪些可以長久推行的條令,刪去繁雜冗贅的條款,裁定爲皇帝制命和國家法令,頒佈下去。這樣,朝廷的命令便不至於經常變更了。
  (十)減徭役。范仲淹認爲如今戶口已然減少,而民間對官府的供給,卻更加繁重。應將戶口少的縣裁減爲鎮,將各州軍的使院和州院塥署,併爲一院;職官廳差人乾的雜役,可派給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擔,將那些本不該承擔公役的人,全部放回農村。這樣,民間便不再爲繁重的困擾而憂愁了。
  《條陳十事》寫成後,立即呈送給宋仁宗。宋仁宗和朝廷其他官員商量,表示贊同,便逐漸以詔令形式頒發全國。於是,北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慶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領導下開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諸實施。 新政實施的短短幾個月間,政治局面已煥然一新:官僚機構開始精簡;以往憑家勢做官的子弟,受到重重限制;昔日單憑資歷晉升的官僚,增加了調查業績品德等手續,有特殊才幹的人員,得到破格提拔;科舉中,突出了實用議論文的考覈;全國普遍辦起了學校。
  范仲淹還主張,改變中央機關多元領導和虛職分權的體制,認真擴大宰臣的實權,以提高行政效率。爲了撤換地方上不稱職的長官,他又派出許多按察使,分赴各地。按察的彙報一到,賊官姓名就從班簿上勾掉。富弼看他一手舉簿、一手執筆,儼若無情的閻羅判官,便從旁勸諭:「你這大筆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回答說:「一家人哭,總該比幾個州縣的人哭好些!」
  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往往和它遭到的反對成正比.大批守舊派的官僚們,開始竊竊私議。御史臺的官員中,已有人抨擊某些按察使——說什麼「江東三虎」、「山東四倀」。范仲淹在邊防線上的幾員部將,也遭到祕密的調查,並遇到許多麻煩。歐陽修等「四諫」,企圖攆走這些保守派的爪牙,另換幾名臺官。但他們很快發現,臺官背後,掩藏着更有權勢的人物。歐陽修本人,反被明升暗撤,離京出使河東。范仲淹預感到,事情絕不象石介頌揚的那麼簡單:改革路上,隱患重重;新政前程,也岌岌可危。
  慶曆四年(1044年)仲夏時節,臺官們忽然聲稱破獲了一起謀逆大案。該案直接涉及的,是石介和富弼。仁宗不信會有這等事情。石、富二位,更覺莫名其妙。但是,臺官卻有石介給富弼的親筆信件作證;而信中又隱然有廢黜仁宗之意。石介對此,矢口否認.富弼未及辯誣,先已惶恐不迭。其實,此事純爲夏竦一手製造。從他被撤去樞密使職、並被石介斥爲「奸魅」時起,便祕密買通婢女臨摹石介的手跡。該婢臨寫之功,已非一日。
  此案一興,蜚語四起。後來,甚至牽連到范仲淹改革的誠意,乃至擴大相權的居心之類。宋仁宗雖然對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對革新的勢力這麼強大,他開始動搖了,這時,宋夏之間已正式議和。政治危機,也大略消弭。仁宗對於改革的興致,已漸冷漠和淡釋。富弼爲了避嫌,請求出使邊地。范仲淹也自知無趣,帶職去視察河東與陝西。
  宰相章得象和副相賈昌朝,當初曾附和過范仲淹的新政。但在實際執行中,他們卻陽奉陰違。待到新政受挫,革新派遭誣,他們便立即轉向。范、富離京之後,他們索性與保守勢力聯合,對范仲淹等人落井下石;並通過臺官,製造新的冤案,將在京的革新人物一網打盡。
  慶曆五年(1045年)初,曾慷慨激昂,想勵精圖治的宋仁宗終於完全退縮,他下詔廢棄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軍政要職。實行僅一年有餘的各項新政,也先後紛紛取締。京師內外的達官貴人及其子弟,依舊歌舞喧天。范仲淹革除弊政的苦心孤詣,轉瞬間付之流水。他被調作邠州(今陝西彬縣一帶)知州,準備爲這范氏祖先的發祥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施展自己的抱負。

逝世
  這年冬天,范仲淹已近五十八歲。邊塞的嚴寒威脅着他的健康,他被允許移到稍暖的鄧州(今河南省鄧州市)做知州。此時,富弼已貶至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歐陽修貶去滁州(今安徽省滁縣等地),滕宗諒貶在嶽州(今湖南省嶽陽一帶),尹洙則流竄筠州(今江西省高安附近),並備受凌辱。范仲淹經過申請。把尹洙接到鄧州來養病,尹洙臨終,極爲貧困,他笑着告訴范仲淹:「死生乃是正常的規律。既無鬼神,也無恐懼。」
  皇祐元年(1049年),范調往杭州作知州。他出資購買良田千畝,讓其弟找賢人經營,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積金,對范氏遠祖的後代子孫義贈口糧,對婚喪嫁娶也均有資助(有俸祿的官員除外),這種善舉感動天下,全國范姓人民視范仲淹爲聖賢而敬之。
  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又移任青州。這裏的冬寒,加重了他的疾病。第二年(1052年)調往潁州,他堅持扶疾上任。但只趕到徐州,便在五月二十日(6月19日)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四歲。這時范仲淹積蓄已盡。一家人貧病交困,僅借官屋暫棲,略避風雨。范仲淹死訊傳開,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甘、涼等地的各少數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衆舉哀,連日齋戒。凡是他從政過的地方,老百姓紛紛爲他建祠畫像,數百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器哀悼。范仲淹死後沒有選擇葬在蘇州,而是選擇了河南洛陽伊川。據說一方面其母改嫁無法入蘇州安葬,一方面他是效仿唐代三朝居相的姚崇。另一個原因乃范的先祖是漢代的清詔史汝南范滂,他的十代祖范履冰在唐武則天時曾任宰相。所以范仲淹曾在給兄信中說過:「我本北人,北人淳厚。」他葬伊川後,長子范純佑、次子范純仁(任過宰相)、三子范純禮和四子范純粹及九孫、六曾孫也葬在他夫婦周圍。
  北宋皇帝聞訊後難過萬分,追加范公爲兵部尚書,並親書褒賢之碑。紀念范公的碑文由曾支持他變法的文學泰鬥歐陽修撰寫。兩年方成,熱情飽滿,詞語生動。
  范公的勤奮、正直,爲國爲民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國人。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品格也成爲中華民族品德的代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已經熔鑄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影響了千千萬萬人,成爲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其「先憂後樂」精神已成爲一座不朽的豐碑,樹立在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心目中。

評價

  王安石在《祭范潁州文》中稱范仲淹爲「一世之師」。可是早在熙寧九年(1076年)五月,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批評范仲淹「好廣名譽,結遊士,以爲黨助,甚壞風俗」。

  朱熹評說:「範文正傑出之才。」「本朝道學之盛……亦有其漸,自範文正以來已有好議論,如山東有孫明覆,徂徠有石守道,湖州有胡安定,到後來遂有周子、程子、張子出。」

  呂中說:「先儒論宋朝人物,以范仲淹爲第一。」
  《宋元學案·序錄》雲:「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無疵,而導橫渠以入聖人之室,尤爲有功。」

  王夫之對范仲淹有苛評:「(范公)以天下爲己任,其志也。任之力,則憂之亟。故人之貞邪,法之疏密,窮檐之疾苦,寒士之升沉,風俗之醇薄,一系於其心。……若其執國柄以總庶務,則好善惡惡之性,不能以纖芥容,而亟議更張;裁幸濫,核考課,抑詞賦,興策問,替任子,綜覈名實,繁立科條,一皆以其心計之有餘,樂用之而不倦。唯其長也,而亟用之,乃使百年安靜之天下,人挾懷來以求試,熙、豐、紹聖之紛紜,皆自此而啓,曾不如行邊靜鎮之賴以安也。」

  歐陽修爲范仲淹刻墓碑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爲己任。」

范仲淹的詩文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通:俱)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

()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裏。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一作:留人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