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懷舊

一剪梅·懷舊朗讀

十年愁眼淚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團燕月明窗紗。樓上胡笳,塞上胡笳。

譯文:十年愁眼不開眼淚巴巴,今天思念家鄉,明天思念家鄉。一團明晃晃的燕月照在窗紗上,塞上又傳來陣陣胡笳聲。

注釋:巴巴:形容心情迫切。燕月:燕地之月,北方的月亮。塞上:泛指北方。

玉人勸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緩捻琵琶。一從別後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譯文:玉人勸我斟酌美酒,手指快速搓轉彈琵琶,慢搓轉彈琵琶。此地一別後各奔天涯,想寄上一枝梅花,又不知梅花寄往何處。

注釋:流霞:神話傳說中的仙酒名,泛指美酒。捻:琵琶彈奏指法一種,用左手按弦在柱上左右捻動。寄梅花:古人有折梅寄遠,表示思念親友的習俗。

一剪梅·懷舊注音

ㄕˊ ㄋㄧㄢˊ ㄔㄡˊ ㄧㄢˇ ㄌㄟˋ ㄅㄚ ㄅㄚ 。 ㄐㄧㄣ ㄖˋ ㄙ ㄐㄧㄚ , ㄇㄧㄥˊ ㄖˋ ㄙ ㄐㄧㄚ 。 ㄧˋ ㄊㄨㄢˊ ㄧㄢˋ ㄩㄝˋ ㄇㄧㄥˊ ㄔㄨㄤ ㄕㄚ 。 ㄌㄡˊ ㄕㄤˋ ㄏㄨˊ ㄐㄧㄚ , ㄙㄞ ㄕㄤˋ ㄏㄨˊ ㄐㄧㄚ 。

ㄩˋ ㄖㄣˊ ㄑㄩㄢˋ ㄨㄛˇ ㄓㄨㄛˊ ㄌㄧㄡˊ ㄒㄧㄚˊ 。 ㄐㄧˊ ㄋㄧㄢˇ ㄆㄧˊ ㄆㄚˊ , ㄏㄨㄢˇ ㄋㄧㄢˇ ㄆㄧˊ ㄆㄚˊ 。 ㄧ ㄘㄨㄥˊ ㄅㄧㄝˊ ㄏㄡˋ ㄍㄜˋ ㄊㄧㄢ ㄧㄚˊ 。 ㄩˋ ㄐㄧˋ ㄇㄟˊ ㄏㄨㄚ , ㄇㄛˋ ㄐㄧˋ ㄇㄟˊ ㄏㄨㄚ 。

一剪梅·懷舊釋義

譯文

十年愁眼不開眼淚巴巴,今天思念家鄉,明天思念家鄉。一團明晃晃的燕月照在窗紗上,塞上又傳來陣陣胡笳聲。

玉人勸我斟酌美酒,手指快速搓轉彈琵琶,慢搓轉彈琵琶。此地一別後各奔天涯,想寄上一枝梅花,又不知梅花寄往何處。

註釋

巴巴:形容心情迫切。

燕月:燕地之月,北方的月亮。

塞上:泛指北方。

流霞:神話傳說中的仙酒名,泛指美酒。

捻(niǎn):琵琶彈奏指法一種,用左手按弦在柱上左右捻動。

寄梅花:古人有折梅寄遠,表示思念親友的習俗。

參考資料:

1、蕭楓選編,唐詩宋詞全集 第16卷,西安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305頁

2、喻朝剛,周航主編 .《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 宋詞觀止 10 註釋 解說 集評 》:大衆文藝出版社,2009年:1627頁

一剪梅·懷舊創作背景

  此詞創作於1285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汪元量以善琴事謝太後、王昭儀。宋亡,隨三宮留燕。與幼主及謝太後等被遷往來於上都和大都之間達十餘年。此詞稱「十年」,又有「燕月」,詞人與幼主等自上都回大都後所作。詞人被北遷燕地時在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此正好十年。

參考資料:

1、王筱雲 韋風娟等.《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 詞曲卷 (1) 》 :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年:935頁

一剪梅·懷舊賞析

  全詞表現的是作者的家國之思。以「十年」開頭,突出地顯示出時間的悠長。詞人將這悠長的時間背景與一雙淚巴巴的愁眼迭印到一塊,組成了一個耐人尋味、動人心魂的複合意象。古人有「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的名言,在這裏,詞人正是將他無限的愁怨與憂傷借這「阿睹」傳達出來。使詞作劈空而起,先聲奪人,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絃。

  「今日思家」二句,解釋十年愁眼不開的原因。「今日思家,明日思家」,則是十年來天天思家,卻天天沒有回去的希望。詞人被這曠日累年、遙遙無期的鄉思所折磨,愁苦之極,徹夜無眠,抬頭所見,唯有「一團燕月」而已。常言道「月是故鄉明」,詞人特別點明是「燕月」,意在強調自己身在異鄉異國的事實。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由月而念及故鄉;蘇軾的「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由月的運行而寫出人的不眠。這首詞寫月,實兼以上二家之長,而一個「燕」字對渲染身居異鄉敵國的悽傷情懷尤其有力。

  一團明晃晃的燕月已使詞人愁上加愁。樓上、塞上卻又傳來陣陣胡笳聲,真是「那堪更聽邊城角。邊城角,又添煩惱,又添蕭索」(《憶秦娥·風聲惡》)。月是「燕」月,笳是「胡」笳,不眠之夜的所見所聞,都莫不勾起詞人國破家亡、離鄉別土的痛苦,將他的愁怨之情推向極限。

  上片前三句,從總體背景落筆,寫十年間悠長的愁思;後三句從細節入手,寫不眠之夜的痛苦。前者有如電影中的推鏡頭,展現的是時間流逝中的鄉思之情;後者又象一個特寫鏡頭,展現的是時間片斷上的鄉思之情。二者同古文中的互文手法一樣,說明詞人十年來夜夜不眠,時時對月,時時聽胡笳。而燕月虧了又盈,胡笳天天如故,家國之思的痛苦卻一天天在增加,如重山累迭,無窮無數,無盡無期。

  下片從「思家」轉爲懷人,先回憶離家時的情景。「流霞」泛指美酒。「玉人」不詳確指,《憶秦娥》詞中也有「玉人何處教吹簫,十年不見心如焦」句,當是實有其人。

  當初離別之時,「玉人」杯酒相勸,因爲詞人此去實是「西出陽關無故人」。但遭此國難,他自知美酒的麻醉不足以解除心頭的哀傷,所以只是與她默默相對,藉着不成曲調的琵琶來抒發不堪言說的斷腸意。「一從別後」便只有愁眼對月,枉自思念,正如《望江南》詞中所說的「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歸期未卜,相見無日,詞人愁斷肝腸。

  思念之極,終於想到寄上一枝梅花,以慰其孤悽之心,以表自己的思念之苦。然而一轉念,卻又是「莫寄梅花」,一則故國早已物是人非,梅花寄往何處,自己茫然不知;再則「彩箋難寄,水遠山遙」(《憶秦娥·馬蕭蕭》),縱然知道寄往何處,又如何能寄去,何況即使寄到了,也只能爲她增添愁悶和擔憂,有何益處。這兩句詞,以平淺的語言將詞人那種極其矛盾的心理刻畫得非常細膩,實是心理描寫的妙筆。

  全詞抒寫的雖是思家之情、懷人之意,卻無不染上國破家亡的痛苦色彩。從那一雙「愁眼」中,從那「弦弦掩抑」的「琶琵」聲裏,是不難體會到的。也正因爲這樣,詞人的鄉思就有了更爲深刻的內涵,更能打動人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於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爲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後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後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汪元量朗讀
()

猜你喜歡

有子悲風木,飢驅到北平。移家聊遠道,就食悵餘生。

載主親封篋,棲神宛倚衡。同車頻險阻,共命判幽明。

渡水潛相喚,登山恐或驚。崎嶇輪易折,觳速馬難行。

攬袖看孫哭,烹茶有婦迎。爲言官道近,齊說郡侯清。

地繞岡巒勢,人多弦誦聲。疏花開小院,斜日下高城。

聚似萍波泛,來當麥浪晴。黃泉誰問路,白髮獨添莖。

每憶黔婁被,徒憐考叔羹。蕭條愁官館,何日送歸旌。

()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

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

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

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

向來千萬峯,瑣細等蓬塊。

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

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

斷檻扶慵,危橋倚困,日日無情煙雨。舊識蕭娘,不是者般眉嫵。

直瘦到、金縷衣寬,斷魂比、玉門關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陽空付亂蟬語。

年年嘶馬陌上,看一般憔悴,無聊張緒。草草繁華,枉了浪搖顛舞。

殘月寺鐘外愁來,曉風岸,酒邊人去。便饒是,吹斷情絲,也還留恨縷。

()

虛亭林木裏,傍水着欄杆。

試展團蒲坐,葉聲生早寒。

()

霜重梧桐葉漸飛,淺黃欺綠上荷衣。

鱸肥江上秋將晚,酒熟山中客未歸。

鄉夢夜長雞唱早,故人書遠雁來稀。

黃花兩負東籬約,空對西風賦《式微》。

()

故人未到欠詩催,纔到九山雲爲開。

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

免教北隴慚空帳,消得南山詠有臺。

梅信已傳花信動,直須領客待春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