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朗讀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譯文: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望山河,迴歸故鄉的心思、迴歸故土的熱望,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塵。

注釋:九月九日:即重陽節。玄武山:蜀地山名。眺:望,往遠處看。積風煙:極言山川阻隔,風煙瀰漫。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

譯文:身在別人的家鄉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我們離家萬裏,望着大雁飛過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樣的悲傷。

注釋:酌:飲酒。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黃,稱黃花,又稱金花。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傳統習俗。鴻雁天:鴻雁飛翔的天空。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注音

ㄐㄧㄡˇ ㄩㄝˋ ㄐㄧㄡˇ ㄖˋ ㄊㄧㄠˋ ㄕㄢ ㄔㄨㄢ , ㄍㄨㄟ ㄒㄧㄣ ㄍㄨㄟ ㄨㄤˋ ㄐㄧ ㄈㄥ ㄧㄢ 。

ㄊㄚ ㄒㄧㄤ ㄍㄨㄥˋ ㄓㄨㄛˊ ㄐㄧㄣ ㄏㄨㄚ ㄐㄧㄡˇ , ㄨㄢˋ ㄌㄧˇ ㄊㄨㄥˊ ㄅㄟ ㄏㄨㄥˊ ㄧㄢˋ ㄊㄧㄢ 。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釋義

譯文

韻譯

九月九日眺望那故鄉的山川,鄉思歸心飛越那隱約的風煙。

遠在他鄉和大夥喝着菊花酒,身隔萬裏傷心望着雁飛南天。

散譯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望山河,迴歸故鄉的心思、迴歸故土的熱望,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塵。

身在別人的家鄉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我們離家萬裏,望着大雁飛過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樣的悲傷。

註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玄武山:蜀地山名。

積風煙:極言山川阻隔,風煙瀰漫。

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黃,稱黃花,又稱金花。重陽節飲菊花酒,是傳統習俗。

鴻雁天:鴻雁飛翔的天空。

參考資料:

1、張長青.中國古典詩詞名篇文化鑑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204

2、孫建軍.《全唐詩》選注 :線裝書局,2002:181

3、任國緒.初唐四傑詩選: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151

4、楊佐義.每週一唐詩:長春出版社,1993:6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創作背景

  總章二年(669)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寫《鬥雞檄》觸怒高宗,被趕出沛王府,於是年六月遠遊到了西蜀。秋冬之間,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遊玄武山,互相酬唱,這首詩即爲盧照鄰當時所作。

參考資料:

1、耿建華著.唐宋詩詞精譯(詩卷):黃河出版社,1996:9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旅途中過重陽,登高遠望所見所感,抒發濃濃的思歸的情懷。

  首句點明題旨: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遠望。九月九日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有登高的習俗。遊子在外,都難免思鄉思歸,登高遠望時,當然會遙望古鄉的山川。這一句非常恰切地寫出了遊子此時此地的望鄉動態。次句由動態轉寫心情,這種「歸心歸望」的情懷,不是直抒胸臆抒發出來,而是寄寓在「風煙」中,一個「積」字很有分量,道出了歸心歸望的程度。風煙有多濃多廣,那麼詩人的「歸心歸望」也就有多濃多廣。這樣表現了詩人的歸思歸望是濃濃的厚厚的。

  最後兩句寫詩人遠在他鄉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節日的菊花酒,而這裏與故鄉身隔萬裏,只能傷心地望着鴻雁飛向南天。重陽登高喝菊花酒是習俗,飲酒是敘事,而遊子此時思歸,難免多飲幾杯,藉以消鄉愁,這就是事中寓情;飲酒消鄉愁,敘事中寄寓了鄉愁之情。「鴻雁天」是寫景,是鴻雁南飛之景,而詩人是范陽人,雁南飛而反襯人不能北歸,這就是景中含情了。

  楊慎舉出此詩與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今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認爲兩詩雷同。實際上,王詩與此詩正好可以參讀。王、盧的《九日》詩,雖然題材相同,構思相似,但是王詩的結句,問得癡情,問得無理而妙,表現詩入對南方生活的厭倦。而盧詩的結句,是以雁南飛反襯人不可北歸的鄉思.。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但藝術特色不同,非抄襲雷同可比。這兩首詩,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構思細密,結構完整,是唐人絕句中的名篇。所謂「王、揚、盧、駱當時體」也。具實盧照鄰的詩,以「適意爲宗」,「不以繁辭爲貴」,題材廣泛,深情流麗,雄勁自然,富有奇崛的幻想色彩,無論是在「初唐四傑」中還是在整個害初詩壇,都是十分突出的。

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爲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盧照鄰朗讀
()

猜你喜歡

蝶趁花飛爭入坐,倚空百尺遊絲墮。亂山銜日半船明,斷雲載雨前村過。

蕨芽戴土小兒拳,漁市人歸柳貫鮮。罨畫溪頭人語好,烹魚煮蕨餉春田。

()

吏部能開衡嶽雲,坡仙曾借海宮春。蓮峯清曉忽自獻,二公何人予何人。

()

十年採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爲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裏目,思鄉欲斷九迴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僕束輕裝。

()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客懷聊自慰,清夜聽歌音。

()

碧眼朦朧,風須獵獵。一朵仙花紅襯頰,瑤池宴罷九霞漿。

人世已非唐日月,飆輪倚醉風泠泠。玉山恨不扶飛瓊,城南老魅爾何物。

捉臂返顧如叮嚀,巖也睨之若螟蛉。拉乾坤之隘兮,不足供先生之高枕。

杯洞庭之綠兮,不足助先生之解酲。噫!今夜酒醒何處?

清風明月,一笛瑤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