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臨謝寄蜀箋雙井茶

和王臨謝寄蜀箋雙井茶朗讀

鈴合優間斲句新,客亭傳誦慰馳神。

誠知擷露敲冰陋,豈敵揮毫掞藻春。

固乏瓊瑤酬錯賓,多慚魚目換驪珍。

近來聞道談機迅,更恐難當彼上人。

和王臨謝寄蜀箋雙井茶注音

ㄌㄧㄥˊ ㄍㄜˊ ㄧㄡ ㄐㄧㄢ ㄓㄨㄛˊ ㄐㄩˋ ㄒㄧㄣ , ㄎㄜˋ ㄊㄧㄥˊ ㄔㄨㄢˊ ㄙㄨㄥˋ ㄨㄟˋ ㄔˊ ㄕㄣˊ 。

ㄔㄥˊ ㄓ ㄒㄧㄝˊ ㄌㄨˋ ㄑㄧㄠ ㄅㄧㄥ ㄌㄡˋ , ㄑㄧˇ ㄉㄧˊ ㄏㄨㄟ ㄏㄠˊ ㄕㄢˋ ㄗㄠˇ ㄔㄨㄣ 。

ㄍㄨˋ ㄈㄚˊ ㄑㄩㄥˊ ㄧㄠˊ ㄔㄡˊ ㄘㄨㄛˋ ㄅㄧㄣ , ㄉㄨㄛ ㄘㄢˊ ㄩˊ ㄇㄨˋ ㄏㄨㄢˋ ㄌㄧˊ ㄓㄣ 。

ㄐㄧㄣˋ ㄌㄞˊ ㄨㄣˊ ㄉㄠˋ ㄊㄢˊ ㄐㄧ ㄒㄩㄣˋ , ㄍㄥˋ ㄎㄨㄥˇ ㄋㄢˊ ㄉㄤ ㄅㄧˇ ㄕㄤˋ ㄖㄣˊ 。

蘇頌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蘇頌朗讀
()

猜你喜歡

泉涓涓兮出重出,回抱山麓兮入於蒼淵。

流來孔多兮自溢於林間,出始一勺兮下合成川。

塍有稻兮壠有黍,聚以時兮令以鼓。

削高增卑兮釃渠絡縷,人不愛力兮揮鍤如雨。

川流濬兮來無窮,泥五鬥兮水一鍾。

旱暵則引兮淫潦則通,自今以往兮樂我良農。

禮有經兮歲有蠟,羊豕勇牢兮農舞於社。

椒香桂綠兮雲車滿野,敬謝有功兮宜奠於泉下。

吾之將歸兮星律回秋,告邦人兮導畎澮之常流。

欲泉利之專兮先耘耨之不偷,無忘吾語兮若吾歲之來遊。

()

尋常學道說黃芽,萬水千山覓轉差。有畛有園難下種,無根無腳自開花。

九三鼎內烹如酪,六一爐中結似霞。不日成丹應換骨,飛昇遙指玉皇家。

()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

潛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

徒爾秋郊外,青青數畝陰。

()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爲紋巧,蒂並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

年事又隨忙裏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