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判白同朝散見別

和通判白同朝散見別朗讀

樂土民勤不帶牛,觀農時得看耕樓。

老慚臥閣思投紱,恩假祠宮換典州。

就第未荒三徑菊,過江無俟五湖舟。

題輿別乘方騰逸,詎肯相從物外遊。

和通判白同朝散見別注音

ㄌㄜˋ ㄊㄨˇ ㄇㄧㄣˊ ㄑㄧㄣˊ ㄅㄨˊ ㄉㄞˋ ㄋㄧㄡˊ , ㄍㄨㄢ ㄋㄨㄥˊ ㄕˊ ㄉㄜˊ ㄎㄢˋ ㄍㄥ ㄌㄡˊ 。

ㄌㄠˇ ㄘㄢˊ ㄨㄛˋ ㄍㄜˊ ㄙ ㄊㄡˊ ㄈㄨˊ , ㄣ ㄐㄧㄚˇ ㄘˊ ㄍㄨㄥ ㄏㄨㄢˋ ㄉㄧㄢˇ ㄓㄡ 。

ㄐㄧㄡˋ ㄉㄧˋ ㄨㄟˋ ㄏㄨㄤ ㄙㄢ ㄐㄧㄥˋ ㄐㄩˊ , ㄍㄨㄛˋ ㄐㄧㄤ ㄨˊ ㄙˋ ㄨˇ ㄏㄨˊ ㄓㄡ 。

ㄊㄧˊ ㄩˊ ㄅㄧㄝˊ ㄔㄥˊ ㄈㄤ ㄊㄥˊ ㄧˋ , ㄐㄩˋ ㄎㄣˇ ㄒㄧㄤˋ ㄘㄨㄥˊ ㄨˋ ㄨㄞˋ ㄧㄡˊ 。

蘇頌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蘇頌朗讀
()

猜你喜歡

相看百歲到中年,子有文章且更賢。甲歷可從修史得,癸尊能助晉觴妍。

北來我爲留稱祝,上壽天將與靜便。如此春江復相別,藏波無盡各悠然。

()

君子防微謹,嫌疑遠未然。從來納履處,不傍種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綿。黃臺雖可摘,東郭未嘗穿。

尾虎懲危道,揮蠅慕昔賢。浪雲擇地蹈,濡血在山前。

()

客訪遺基歲月華,仙人何處弄煙霞。

山中甲子無春夏,四月纔開二月花。

()

衾中起臥兩惶惶,奈汝羈懷不可降。收作夢魂才一點,散於夜色復千方。

遙思矮屋空山裏,舊有斜窗斷燭光。今夜此光馳萬裏,迢迢來照鬢髯長。

()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晦明不定山頭日,呼舞無端谷口風。

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雲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雲最上峯。

()

人靜黃昏後,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