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錢塘江

憶錢塘江朗讀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譯文:當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

注釋:昔年:往年;從前。歸帆:指回返的船隻。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譯文: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注釋:好是:好像;猶如。亦作」好似「。涵:包含。水仙:傳說中的水中神仙。

憶錢塘江注音

ㄒㄧˊ ㄋㄧㄢˊ ㄔㄥˊ ㄗㄨㄟˋ ㄐㄩˇ ㄍㄨㄟ ㄈㄢˊ , ㄧㄣˇ ㄧㄣˇ ㄕㄢ ㄑㄧㄢˊ ㄖˋ ㄅㄢˋ ㄒㄧㄢˊ 。

ㄏㄠˇ ㄕˋ ㄇㄢˇ ㄐㄧㄤ ㄏㄢˊ ㄈㄢˇ ㄓㄠˋ , ㄕㄨㄟˇ ㄒㄧㄢ ㄑㄧˊ ㄓㄜ˙ ㄉㄢˋ ㄏㄨㄥˊ ㄕㄢ 。

憶錢塘江釋義

譯文

當年乘醉登上歸家的帆船,看那兩岸隱隱的青山前太陽已落下一半。

此時此刻,最迷人的還是返照入江,滿江一片紅光,那江面上的點點白帆,在夕陽的輝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們一齊穿上了淡紅的衣衫。

註釋

錢塘江:亦作「 錢唐江 」。 浙江的下遊,稱錢塘江 。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錢塘潮」。

昔年:往年;從前。

歸帆:指回返的船隻。

好是:好像;猶如。亦作」好似「。

涵:包含。

水仙:傳說中的水中神仙。

憶錢塘江賞析

  李覯的這首《憶錢塘江》,獨闢蹊徑,與衆不同。詩人在詩中不寫氣勢恢宏的錢塘江潮,而以「醉」這一傳神的詩眼統攝全篇,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醉眼中夕陽映照下的錢塘江奇景。

  詩的前兩句「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寫詩人當年乘醉行船歸來,一路觀賞着錢塘江傍晚的美景。首句中的「昔年」二字,緊扣詩題的「憶」,表明詩人是憑自己的記憶來描繪他當年觀賞錢塘江之奇景的;「乘醉」二字則告訴人們他當年是醉眼賞景的。正因爲詩人是醉眼賞景,所以他放眼望去,隱隱約約地看到夕陽西下,一半已隱身匿跡,另一半還懸掛在山頭上,彷彿山口銜着半個夕陽似的。次句中的「隱隱」、「銜」諸語下得頗爲精妙,很切合詩人醉眼賞景的特點。

  詩的後兩句「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着淡紅衫」,這裏,詩人先以「好是」二字提示下文將拓深詩的意境;繼而,以優美的筆觸描繪了返照入江的情景;最後,則展開想象的翅膀,以「水仙齊着淡紅衫」奇妙的比喻藝術地再現了夕陽輝映點點白帆的奇景。這兩句詩亦實亦虛,虛實相間,也完全切合詩人醉眼觀賞醉景——令人陶醉的錢塘江奇景的特點,體現了作者的奇思異想。

李覯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當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勤於著述,以求康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自給,來學者常數十百人。李覯博學通識,尤長於禮。他不拘泥於漢、唐諸儒的舊說,敢於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爲 「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後。爲紀念李覯,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覯鵰像,李覯紀念館正在建設之中。 ...

李覯朗讀
()

猜你喜歡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雲偏。

地迥星聯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

海山作農農較苦,累級開畬燒宿莽。畬成得粟不償勞,歲晚空瓶誤飢鼠。

不如陳郎腹果然,日日閉門耕紙田。餘糧尚許餉遠客,植來時和南風篇。

()

北闕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菸起,御道聲聲駝鼓來。

()

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

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

前山無夕陽,猶問夕陽洞。

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

淫哇聲沸九韶寒,世道污隆用舍間。薄霧偶籠伊洛水,片雲爭掩武夷山。

千秋遺訓乾坤意,一代成功造化慳。不有上方三尺劍,付誰當日斬權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