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朗讀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相看萬餘裏,共倚一徵蓬。

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裴回聞夜鶴,悵望待秋鴻。

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唯餘劍鋒在,耿耿氣成虹。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注音

ㄉㄧˋ ㄉㄠˋ ㄅㄚ ㄌㄧㄥˊ ㄅㄟˇ , ㄊㄧㄢ ㄕㄢ ㄖㄨㄛˋ ㄕㄨㄟˇ ㄉㄨㄥ 。 ㄒㄧㄤˋ ㄎㄢˋ ㄨㄢˋ ㄩˊ ㄌㄧˇ , ㄍㄨㄥˋ ㄧˇ ㄧ ㄓㄥ ㄆㄥˊ 。

ㄌㄧㄥˊ ㄩˇ ㄅㄟ ㄨㄤˊ ㄘㄢˋ , ㄑㄧㄥ ㄗㄨㄣ ㄅㄧㄝˊ ㄎㄨㄥˇ ㄖㄨㄥˊ 。 ㄆㄟˊ ㄏㄨㄟˊ ㄨㄣˊ ㄧㄝˋ ㄏㄜˋ , ㄔㄤˋ ㄨㄤˋ ㄉㄞˋ ㄑㄧㄡ ㄏㄨㄥˊ 。

ㄍㄨˇ ㄖㄡˋ ㄏㄨˊ ㄑㄧㄣˊ ㄨㄞˋ , ㄈㄥ ㄔㄣˊ ㄍㄨㄢ ㄙㄞˋ ㄓㄨㄥ 。 ㄨㄟˊ ㄩˊ ㄐㄧㄢˋ ㄈㄥ ㄗㄞˋ , ㄍㄥˇ ㄍㄥˇ ㄑㄧˋ ㄔㄥˊ ㄏㄨㄥˊ 。

西使兼送孟學士南遊賞析

  此詩是初唐五言排律中的佼佼者,素來被詩論家所稱道。明人胡應麟在《詩藪》中說:「凡排律起句,極宜冠裳雄渾,不得作小家語。唐人可法者,盧照鄰:『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東。』駱賓王:『二庭歸望斷,萬裏客心愁。』杜審言:『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沈佺期:『閶闔連雲起,巖郎拂露開。』此類最爲得體。」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也評論說:「前人但賞其起語雄渾,須看一氣承接,不平實,不板滯。後太白每有此種格法。」從這些評語裏足以看出這首詩對當時詩壇和盛唐詩人的重要影響。

  盧照鄰在《釋疾文》中寫道:「是時也天子按劍,方有事於八荒,駕風輪而梁弱水,飛日馭而苑扶桑。戈船萬計兮連屬,鐵騎千羣兮啓行。文臣鼠竄,猛士鷹揚。故吾甘棲棲以赴蜀,分默默以從梁。可見盧照鄰是在一種極複雜、極矛盾的心境中離開長安的。他甘心赴蜀,是出於無奈躲避的考慮的。因此詩的第五、六兩句寫道:「零雨悲王粲,清尊別孔融。」這實際上是把王粲比作己,把孔融比作友人,讚揚了孟學士剛直的品格。言外之意是說自己西去有王粲避難荊州之悲,而孟學士南遊有孔融賦閒之嘆。兩句詩緊扣題目,抒寫自己西使和送別友人的心情,憤世嫉俗、抑鬱不平之氣流露於字裏行間。

  詩的起句點明兩人分別要到之處,孟學士要到巴陵郡,詩人要到巴蜀地。「相看萬裏餘,共倚一徵蓬」,他們所去的地方都有萬裏之遙,此次分別每人都像飛蓬一樣行蹤不定。「徘徊聞夜鶴,悵望待秋鴻」,是設想和朋友分別後,思念難耐,夜不成寐,竟起徘徊,傾聽着淒厲的鶴聲,等待着向南飛來的鴻雁悵然若失。意思是等着孟學士的來信。「骨肉胡秦外,風塵關塞中」,是指詩人的兄弟親戚都在塞外或薊北;自己卻在關內宦海中飄泊多年。寫身世的孤苦,是爲了強調友誼的重要。「唯餘劍鋒在,耿耿氣如虹」,是自比爲鋒利的寶劍,儘管不爲人所用,但忠心耿直氣貫長虹。前句中是借申包胥思存楚的典故,後句源出荊軻刺秦王。鄒陽獄中上書有:「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這裏用這兩個典故來表示自己忠心爲國,精誠之氣可感天地。

  沈德潛稱讚這首五言排律說:「一氣承接,不平實,不板滯。」的確,這首排律寫得流暢自然,一氣呵成,而又起伏跌宕。詩人採用了情景交映、虛實結合等手法,來抒發自己內心濃烈的感情。

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爲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爲「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爲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爲經典。 ...

盧照鄰朗讀
()

猜你喜歡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

強陪簪紱更三聖,安坐江湖又四春。

便合癡狂稱達者,誰能窮悴作騷人。

一杯聊復從公醉,要見予言總是真。

()

濃將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雲偏。

地迥星聯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

嵯峨武夷山,中有樑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

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才大古人用,論高人先知。

晦翁千載人,源流有餘師。

衣傳正大學,時吐蹇諤辭。

國步方險艱,憂端終南齊。

袖有濟時策,真言琅玕披。

忠嘉計稷契,不事激與隨。

辯論黼座側,聽納天顏怡。

林林陛楯郎,相顧胥嘆咨。

中有張萬福,拜賀太平基。

正賴中流柱,障瀾使東之。

胡爲勇於去,神龍不容羈。

平生廉靖操,爲國張四維。

西風送漢節,凜凜和霜威。

皇華馳周顯,書錦輝繡衣。

沮臺佔二星,今夕躔已移。

江右九州地,俗弊民已疲。

高褰赤帷裳,下照及隱微。

刑清民乃服,莠除昔始滋。

烹鮮戒政擾,漏魚寧綱稀。

要令珥筆俗,洗心學書詩。

更令佩犢子,竭力事耘耔。

鄱江歇瀾波,貫索韜光輝。

丕變東楚俗,若詠洙泗涯。

小試大儒效,泰山一毫釐。

寧如立本朝,措世復雍熙。

無容孔席暖,佇興宣室思。

歸來納絳節,平登黃扉葉。

富貴推不去,乘留復須疑。

()

日暮江逾闊,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鳥,遠浦挽船歌。

萬物艱辛裏,勞生感慨多。低迴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停勒。

薄午始入山,石磴恆喘息。諸老巳偕至,樽俎羅酒食。

解衣各就坐,虛禮厭繁飾。候吏戒遠去,各令息足力。

掀簾覿遐景,迢遞詎堪測。三山接江渚,連江亙如翊。

雲深忽復斷,萬象筵幾逼。須臾出畫圖,一似曾剪拭。

漠漠水田白,隱隱露溝洫。誰當擘泰華,高下平嶮仄。

斜日墜林杪,飛鳥斂歸翼。茲遊滌煩暑,涼思滿胸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