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判官赴東江

送李判官赴東江朗讀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注釋:皇華使:皇帝的使臣。《詩·小雅》中的篇名。皂蓋:古代官員所用的黑色蓬傘。封章:言機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進,故名封章。亦稱封事。文身:未開化的民族。

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注釋:樹色:樹木的景色。富春:古縣名,縣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街道。遙知:在遠處知曉情況。泣珠:中國古代漢族民間神話傳說中鮫人流淚成珠,亦指鮫人流淚所成之珠。後用爲蠻夷之民受恩施報之典實。

送李判官赴東江注音

ㄨㄣˊ ㄉㄠˋ ㄏㄨㄤˊ ㄏㄨㄚˊ ㄕˇ , ㄈㄤ ㄙㄨㄟˊ ㄗㄠˋ ㄍㄞˋ ㄔㄣˊ 。 ㄈㄥ ㄓㄤ ㄊㄨㄥ ㄗㄨㄛˇ ㄩˇ , ㄍㄨㄢ ㄇㄧㄢˇ ㄏㄨㄚˋ ㄨㄣˊ ㄕㄣ 。

ㄕㄨˋ ㄙㄜˋ ㄈㄣ ㄧㄤˊ ㄗˇ , ㄔㄠˊ ㄕㄥ ㄇㄢˇ ㄈㄨˋ ㄔㄨㄣ 。 ㄧㄠˊ ㄓ ㄅㄧㄢˋ ㄅㄧˋ ㄌㄧˋ , ㄣ ㄉㄠˋ ㄑㄧˋ ㄓㄨ ㄖㄣˊ 。

送李判官赴東江賞析

  全詩從出徵寫起,寫到爲求勝利,不惜犧牲。其時趙都督還沒有動身,因此詩中採用的是虛擬的語氣,描寫的是想象中的情景。

  首聯「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寫啓程。首句介紹趙都督動身,以天上的將星喻指趙的出發。這一巧妙的聯想、比喻,同時還拓展了詩作開闊的空間,令人想到趙都督或許就是在這樣一個繁星滿天的夜晚出發的。第二句既交代了出徵時節是柳條發青的春天,又以「柳」字暗點折柳送別的特定場景,惜別之情,深蘊其中。

  頷聯「萬裏鳴刁鬥,三軍出井陘」,描寫軍隊行進中的氣勢。刁鬥,軍中用具,白天用來燒飯,夜間用於打更報警,把它寫進詩中,富於實感地表現了軍營的生活情景。中間又以一個「鳴」字突出聽覺,使人如聞一路軍聲震天,外加「萬裏」二字修飾,更顯得聲勢浩大,軍威顯赫。「萬裏」句由物見人,藉助聽覺渲染出徵的氣勢,「三軍」句則正面寫人,詩人彷彿親眼目睹這位將軍率領三軍正浩浩蕩蕩奔赴邊陲。「井陘」,即井陘口,又名井陘關,唐時要塞,在今河北井陘縣境內。一個「出」字,點出了此次進軍的方位路線,與首句的「動將星」前後呼應。

  以上兩聯,從啓程寫到行軍,重在勾劃趙都督英勇赴邊的非凡氣勢;後兩聯表現趙都督的內心世界以及他戍邊衛國的耿耿忠心。頸聯「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正面寫他立功報國的思想。「鳳闕」,漢代宮闕名,在建章宮東,因爲其上有銅鳳凰而得名,此處借漢說唐,用以泛指宮廷。「龍庭」,原指匈奴單於祭天的地方。「取龍庭」,借指誓殲敵虜。這兩句互文見義,意思是無論「辭鳳闕」或「取龍庭」,都下定「忘身」、「報國」的決心。「辭鳳闕」在出徵之前,「取龍庭」是在鏖戰之後,可見決心始終如一。

  尾聯「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以議論結束全詩。上一聯作正面抒情,這一聯從反面議論,加以強調。「豈學」表示不應該學、不想學乃至決不學的意思。書生皓首窮經,不能爲世所用,難免會有許多牢騷不平甚至生出棄文就武的想法。王維也有希望建功立業而又壯志難酬的隱衷,因此借題發揮,作爲對於趙都督的讚揚之詞說了出來。

  這首送別詩,寫得意氣風發、格調昂揚,不作悽楚之音。表現了青年王維希望有所作爲,濟世報國的思想。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

王維朗讀
()

猜你喜歡

春寂寂。落紅飛滿闌幹碧。闌幹碧。危樓空結。素心誰白。

去年歸燕今年識。獨留清怨千秋惜。千秋惜,畫成纖影,試臨風說。

()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鍾。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峯。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神之宮兮在何許,神之靈兮浩浩而無窮。入門陡覺殿宇崇,一亭軒敞懸洪鐘。

一洞狹窄如樊籠,信由人力非天工。孤賞亦有槐與松,滌除炎熱生清風。

我欲下山將何從。

()

冰蠶吐絲寒玉蒼,老龍磨角玄雲香,

半生食汝充飢腸。正爾悒悒傷弓亡,

一日到眼驚餘皇,欲呼未見誰鬣長。

庸奴自愧取不臧,艴然持之走蓋藏。

嗚呼得失安可常,我不善保遺渠殃,

苟能藏之殃而祥。但隨牛後失所當,

枯竹尚作神龍驤。安得石精變化飛墮桑君旁,

塞翁失馬心清涼。

()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復闢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
地形龜食報,墳土燕銜來。可嘆虞歌夕,紛紛騎吹回。
像設千年在,平生萬事違。彩旌翻葆吹,圭翣奠靈衣。
壟日寒無影,郊雲凍不飛。君王留此地,駟馬欲何歸。

()

親老復嬰孩,吾生自可哀。

無田得歸去,有俸是嗟來。

直道雖已矣,壯心猶在哉。

端居寡儔侶,懷抱向誰開。

()

馳驅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數聲雲外落,峯巒千疊屋前環。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不知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