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

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朗讀

江城烽火連三月。不堪對酒長亭別。休作斷腸聲。老來無淚傾。

風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錦字幾時來。薰風無雁回。

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注音

ㄐㄧㄤ ㄔㄥˊ ㄈㄥ ㄏㄨㄛˇ ㄌㄧㄢˊ ㄙㄢ ㄩㄝˋ 。 ㄅㄨˋ ㄎㄢ ㄉㄨㄟˋ ㄐㄧㄡˇ ㄔㄤˊ ㄊㄧㄥˊ ㄅㄧㄝˊ 。 ㄒㄧㄡ ㄗㄨㄛˋ ㄉㄨㄢˋ ㄔㄤˊ ㄕㄥ 。 ㄌㄠˇ ㄌㄞˊ ㄨˊ ㄌㄟˋ ㄑㄧㄥˊ 。

ㄈㄥ ㄍㄠ ㄈㄢˊ ㄧㄥˇ ㄐㄧˊ 。 ㄇㄨˋ ㄙㄨㄥˋ ㄓㄡ ㄏㄣˊ ㄅㄧˋ 。 ㄐㄧㄣˇ ㄗˋ ㄐㄧˇ ㄕˊ ㄌㄞˊ 。 ㄒㄩㄣ ㄈㄥ ㄨˊ ㄧㄢˋ ㄏㄨㄟˊ 。

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賞析

  李彌遜爲南宋初年頗有民族氣節的官吏。曾任校書郎、起居郎、戶部侍郎等職,並擔任過廬山知縣、冀州知州等地方官。他主張抗金,反對與金議和,爲秦檜所排斥,晚年歸隱連江西山。這首《菩薩蠻》當作於南宋初金兵大舉南下時。當時金兵逼近長江,情勢危急,爲避兵災,詞人送別妻子去南方,詞就是寫了這送別時的一幕。

  詞的起句即交代了送別時的背景和地點,爲下文張本。「烽火連三月」,三個月來兵火不息,人民離亂,這纔會有江城送妻子離開之舉。分別,不是丈夫宦遊他方,而是妻子避難,心情自然不同一般。長亭之上,雖然設酒餞別,可是「不堪對酒」。「不堪」。不能忍受之意,包含有妻離子散之苦,國破家殘之痛。因其「不堪」,其妻淚下如瀑,悲聲漫江,詞人反勸其「休作斷腸聲」,自己已是「老來無淚傾」。自己淚泉已涸,並非不動情,而是老淚已盡,這正是極度悲憤的表現。詞人這時的心情慘痛至極,強敵當前,內奸弄權,自己還得堅守禦敵陣地,也可能朝不保夕了,這才把妻子送走。這裏說休作斷腸聲,比放聲哭嚎更爲悽愴,說老來無淚,比寫涕泣漣漣更爲傷心。

  詞的下片緊承上片,寫目送帆影遠去的情景。「風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風高」和舟疾相聯繫,船去得很快,詞人佇立江岸,眼看着船在水面留下的長長波痕。妻子身去心留,他希望她去得快,早離禍地;又希望她走得慢,難捨難分。「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詞人凝望近眺之態,呼之欲出。緣此,也可想見妻子立於船頭,望着丈夫鵠首翹望的身姿,想着拋撇丈夫於鋒刃之間的危殆,斷腸聲如高風嗚嗚,傷心淚似江水滔滔。末二句「錦字幾時來?薰風無雁回」,化用「雁足傳書」和「織錦回文」的典故。「薰風」指南風。初夏時南風吹,鴻雁早已飛往北方,「錦字」無法捎回。妻子此去,歸期難定,訊息難盼,生死未卜,詞人內心的痛苦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想而知。

  這首詞由實寫到虛,由近寫到遠,由己寫到人,從別前寫到別時、別後,層層渲染,步步深透,寫情臻於極致。尤其「休作斷腸聲,老來無淚傾」,以超常思維寫感情狀態,出乎常情,又入乎寰中,更使詞產生了驚魂震魄的力量。

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餘首。 ...

李彌遜朗讀
()

猜你喜歡

稍稍風頭變,侵侵雨腳來。

峯巒忽成暗,雲霧亦旋開。

謾易炎涼候,無矜狡獪才。

天高獨鳥度,林合亂蟬哀。

()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

坐擁輕橈入亂山,蓬萊東望彩雲閒。麻姑是處堪攜手,重疊秋江倚翠鬟。

()

幽懷樂所遇,且任北山嘲。世事棋秤變,年光石火敲。

松筠陰自冷,蘿葛蔓相捎。草密蛇橫徑,檐低燕露巢。

楚醪無再設,蘄紙不重鈔。旋買粳留客,親科筍付庖。

靈山瞻二祖,歸路近三茅。塞上藏憂喜,人心浪自殽。

()

擊碎髑髏,敲出骨節。

明眼人前,自彰醜拙。

()

繞榻書籤兼畫幀。朦朧散帙何曾竟。老去不禁茶力猛。

微睡醒。風爐煎術供秋病。

萬裏碧雲生雁興。行行書破青天影。樓月半升簾薄暝。

闌獨憑。商音滿耳無人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