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朗讀

蕭條亭障遠,悽慘風塵多。

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

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

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注音

ㄒㄧㄠ ㄊㄧㄠˊ ㄊㄧㄥˊ ㄓㄤˋ ㄩㄢˇ , ㄑㄧ ㄘㄢˇ ㄈㄥ ㄔㄣˊ ㄉㄨㄛ 。

ㄍㄨㄢ ㄇㄣˊ ㄌㄧㄣˊ ㄅㄞˊ ㄉㄧˊ , ㄔㄥˊ ㄧㄥˇ ㄖㄨˋ ㄏㄨㄤˊ ㄏㄜˊ 。

ㄑㄧㄡ ㄈㄥ ㄅㄧㄝˊ ㄙㄨ ㄨˇ , ㄏㄢˊ ㄕㄨㄟˇ ㄙㄨㄥˋ ㄐㄧㄥ ㄎㄜ 。

ㄕㄟˊ ㄧㄢˊ ㄑㄧˋ ㄍㄞˋ ㄕˋ , ㄔㄣˊ ㄑㄧˇ ㄓㄤˋ ㄓㄨㄥ ㄍㄜ 。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賞析

  庾信留仕北朝後,常常面對異域風物而起羈旅之嘆。但這首詩所描寫的邊塞景象,並不一定是即目所見,而是綜合若幹具有北方特徵的景物,再結合幾個典故,構成冷落蕭索的總體印象,藉以抒寫出心頭的淒涼之感。

  「蕭條亭障遠,悽慘(一本作『悽愴』)風塵多。」濃鬱的鄉關之思中夾雜着尚未消磨的豪氣,從詩中迎面撲來。他本可以在故鄉安樂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卻又因故而漂零在異地他鄉,屈仕敵國,遠離家園。詩人看不見故園的青山秀水,他想:黃河的那一面,應該就是故鄉的城池吧?蘇武不在,易水猶寒,沒有人能夠明白詩人對於家鄉的思念。壯士一去不復返,自己不知何時才能踏入故園。「故園東望路漫漫」,詩人把最好的歲月留在了異國他鄉。最後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義,與前六句合成一個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詩人遙望亭障關河,面對秋風寒水,在邊塞的帳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

  在格律上,此詩除第二句爲三平調外,其餘各句平仄粘對都暗合五言律詩的規則,已可視爲唐人五律的先聲。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並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

庾信朗讀
()

猜你喜歡

戎車百兩去難攀,秣馬前驅矢石間。析木舊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顏。

傳聲已報連三捷,觸熱那辭冒百艱。束縛會看擒頡利,灰釘何待執戎蠻。

清談一笑時能共,妙語千篇未可刪。緩帶且從黃閣老,峨冠行奉紫宸班。

分攜坐嘆虛懸榻,老病懷歸祇故山。他日小舟能過我,萬峯深處有柴關。

()

催景陰陽長短宵,天回星紀又玄枵。霜寒草野真無惡,雨溼禾場正不聊。

薄晚固宜山色遠,經冬猶未水痕銷。私家一飽官何恤,寂寂閒中歲月飄。

()

草木不常榮,憔悴爲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陽。

()

我笑羊叔子,峴首矜一生。

又怪謝阿客,伐山覓崢嶸。

豈如銅梁守,出門便赤城。

()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

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

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

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

向來千萬峯,瑣細等蓬塊。

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

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

斷檻扶慵,危橋倚困,日日無情煙雨。舊識蕭娘,不是者般眉嫵。

直瘦到、金縷衣寬,斷魂比、玉門關苦。念漂萍、泊絮都非,斜陽空付亂蟬語。

年年嘶馬陌上,看一般憔悴,無聊張緒。草草繁華,枉了浪搖顛舞。

殘月寺鐘外愁來,曉風岸,酒邊人去。便饒是,吹斷情絲,也還留恨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