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金陵烏衣園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朗讀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睛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譯文:柳樹已是長條如帶,榆莢也結實如古錢。清明、寒食兩節已過。天晴了,滿園遊玩的仕女,滿城笙歌。陽光照耀,滿樹紅花紅得艷麗;雨後遠山,座座青翠欲滴。向江南問訊:誰會來這烏衣園探尋?是我這個江南的客人。

注釋:柳帶榆錢。指柳條飄拂,榆莢成串。清明寒食:「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一「氣」。「寒食」是令名,在清明節前一兩日,以禁火做飯,故名。羅綺:此以衣代人,指遊女。江南客:自指併兼指其兄。

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譯文:烏衣巷的模樣還似往昔。可烏衣巷中的往事今日已難尋覓。只有春來秋去的燕子年年來此地,看到的也不過是蒼茫暮色中殘陽漸墜西。我來這裏遊賞本想除去爲官經歷上的煩意,眼前所見,倒爲古今滄桑生出無數悲切和憂鬱。且端着酒杯讓我隨意暢飲,莫虛度了這天氣晴朗和花紅柳綠的光陰。

注釋:烏衣事:指東晉王導和謝安住在這裏,衣冠來往、車馬喧鬧的歷史事蹟。塵土債:指自己仕宦的官務。這兩句是說,本來想借遊園以擺脫繁雜的官場事務,誰知來到園中卻勾引起人世滄桑的無限悲涼。隨分:猶雲隨便。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注音

ㄌㄧㄡˇ ㄉㄞˋ ㄩˊ ㄑㄧㄢˊ , ㄧㄡˋ ㄏㄞˊ ㄍㄨㄛˋ 、 ㄑㄧㄥ ㄇㄧㄥˊ ㄏㄢˊ ㄕˊ 。 ㄊㄧㄢ ㄧˊ ㄒㄧㄠˋ 、 ㄆㄨˇ ㄩㄢˊ ㄌㄨㄛˊ ㄑㄧˇ , ㄇㄢˇ ㄔㄥˊ ㄒㄧㄠ ㄉㄧˊ 。 ㄏㄨㄚ ㄕㄨˋ ㄉㄜˊ ㄐㄧㄥ ㄏㄨㄥˊ ㄩˋ ㄖㄢˇ , ㄩㄢˇ ㄕㄢ ㄍㄨㄛˋ ㄩˇ ㄑㄧㄥ ㄖㄨˊ ㄉㄧ 。 ㄨㄣˋ ㄐㄧㄤ ㄋㄢˊ ㄔˊ ㄍㄨㄢˇ ㄧㄡˇ ㄕㄟˊ ㄌㄞˊ ? ㄐㄧㄤ ㄋㄢˊ ㄎㄜˋ 。

ㄨ ㄧ ㄒㄧㄤˋ , ㄐㄧㄣ ㄧㄡˊ ㄒㄧˊ 。 ㄨ ㄧ ㄕˋ , ㄐㄧㄣ ㄋㄢˊ ㄇㄧˋ 。 ㄉㄢˋ ㄋㄧㄢˊ ㄋㄧㄢˊ ㄧㄢˋ ㄗ˙ , ㄨㄢˇ ㄧㄢ ㄒㄧㄝˊ ㄖˋ 。 ㄉㄡˇ ㄙㄡˇ ㄧ ㄔㄨㄣ ㄔㄣˊ ㄊㄨˇ ㄓㄞˋ , ㄅㄟ ㄌㄧㄤˊ ㄨㄢˋ ㄍㄨˇ ㄧㄥ ㄒㄩㄥˊ ㄐㄧ 。 ㄑㄧㄝˇ ㄈㄤ ㄗㄨㄣ ㄙㄨㄟˊ ㄈㄣ ㄔㄣˋ ㄈㄤ ㄕˊ , ㄒㄧㄡ ㄒㄩ ㄓˊ 。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釋義

譯文

柳樹已是長條如帶,榆莢也結實如古錢 。清明、寒食兩節已過。天晴了,滿園遊玩的仕女,滿城笙歌。陽光照耀,滿樹紅花紅得艷麗;雨後遠山,座座青翠欲滴。向江南問訊:誰會來這烏衣園探尋?是我這個江南的客人。

烏衣巷的模樣還似往昔。可烏衣巷中的往事今日已難尋覓。只有春來秋去的燕子年年來此地,看到的也不過是蒼茫暮色中殘陽漸墜西。我來這裏遊賞本想除去爲官經歷上的煩意,眼前所見,倒爲古今滄桑生出無數悲切和憂鬱。且端着酒杯讓我隨意暢飲,莫虛度了這天氣晴朗和花紅柳綠的光陰 。

註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後片十句五平韻。

金陵烏衣園:南京秦淮河岸烏衣巷東面,原爲東晉王、謝等貴族住宅遺址,南宋時已成爲人們遊樂場所。

柳帶榆(yú)錢。指柳條飄拂,榆莢成串。

清明寒食:「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一「氣」。「寒食」是令名,在清明節前一兩日,以禁火做飯,故名。

羅綺(qǐ):此以衣代人,指遊女。

江南客:自指併兼指其兄

烏衣事:指東晉王導和謝安住在這裏,衣冠來往、車馬喧鬧的歷史事蹟。

塵土債:指自己仕宦的官務。這兩句是說,本來想借遊園以擺脫繁雜的官場事務,誰知來到園中卻勾引起人世滄桑的無限悲涼。

隨分:猶雲隨便。

參考資料:

1、曹濟平.唐宋風情詞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08月第1版:第109頁

2、蘇同炳.書蠹餘談:故宮出版社,2013.04:第168頁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寒食、清明兩節期間,當時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淮西財賦總領,與其兄吳淵同遊烏衣園,遂有此作。

參考資料:

1、周密.絕妙好詞: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10:第104頁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賞析

  這首詞爲感憤時事之作。全詞繪景、吊古、抒情,逐層敘寫,一氣貫穿,自然渾成。

  上片側重寫景,景中含情,其中「滿園羅綺,滿城簫笛」的熱鬧場景與「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的美好景緻,皆足以動人遊興,讓人興奮,但卻與宦途不順的吳氏兄弟的鬱悶心情不相協調,反而引出了他們的客居之愁。前兩句寫烏衣園及金陵城內遊人如織的賞春盛事,後兩句對仗工整,將此時節的美麗風景描繪得尤爲繪聲繪色。「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在這烏衣園內的池閣館榭間遊玩的是些什麼人呢?其中就有我這來自江南的遊客。上片結句以一問答引出自己客中遊園的身份,樂盡悲續,引起下片的身世之慨。

  下片轉入懷古抒情,鬱悶之情貫穿全篇。「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兩句以「烏衣」並提,但巷猶昔,事難覓,對比十分鮮明。王謝的德行已成歷史,不復存在,所以難覓。來到此地,只見小巷依然,觸景生情。「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只有春來秋去的燕子年年來此憑弔一番,「晚煙斜日」景象何其蕭條。燕子當年經歷過烏衣園的繁盛,如今又看到它的冷落,作者的今昔之感借燕子作了具體呈現。這裏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但用意不同。劉詩旨在奚落、諷刺,這裏是景仰、懷念。「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語出辛棄疾《沁園春·和吳子似縣尉》詞中「直須抖擻塵埃」句。「這裏「塵土債」與「英雄跡」對照,顯示了自己及其兄多少沉淪下僚、塵驅物役的苦悶和憤慨;「英雄」二字顯示出兄弟二人不同於那些「慼慼於貧賤,汲汲於富貴」的世俗之人,他們悲憤的是壯志難酬,追求的是幹一番驚天動地的英雄事業。此二句將懷古之情拍合到自身的宦海沉浮之感中。「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多少英雄業績俱已成爲過眼煙雲,又不禁心生悲涼。這兩句把這種思想感情的曲折表現。「且芳尊隨分趁芳時,休虛擲。」感情並非消極低沉,而是故作反語,表現自己濟時報國的「英雄」事業難以實現的悲憤。這正言若反手法的運用,使得全詞的感情更顯沉鬱悽勁。

  詞有沉鬱頓挫之致,感情的抒發由隱到顯,諑弗展開。含蘊深遠。頗耐人尋昧。筆調灑脫凝重,與辛詞風格相近。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爲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爲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

吳潛朗讀
()

猜你喜歡

池塘半畝新荷小,夢穩日方長。藤牀竹枕,心平氣爽,初夏風光。

青春何處,年華如逝,無限思量。寄懷只在,風花雪月,恕我清狂。

()

我有一瓢酒,與君今夕同。

鳴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風。

閱世花開落,觀身劫壤空。

北邙丘壟盡,太息幾英雄!

()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

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

()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閤眼煎茶問老僧。

()

說圓不覺拖泥水,立悟分明落二三。要得不移毫髮許,寶雲山裏寶雲庵。

()

秋山何蒼蒼,四顧盡蕭索。臨水送將歸,離心對搖落。

搖落難爲歡,芳遊宛如昨。時菊掇紫莖,霜筠飄素籜。

去雁影離離,輕煙生漠漠。歸驂陌上轉,別詞酒間作。

未酬匡世志,共想還山樂。我懷良不虛,君情豈有託。

何以贈前期,功名在麟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