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渾山莊

陸渾山莊朗讀

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採藥行。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陸渾山莊注音

ㄍㄨㄟ ㄌㄞˊ ㄨˋ ㄨㄞˋ ㄑㄧㄥˊ , ㄈㄨˋ ㄓㄤˋ ㄩㄝˋ ㄧㄢˊ ㄍㄥ 。

ㄩㄢˊ ㄕㄨㄟˇ ㄎㄢˋ ㄏㄨㄚ ㄖㄨˋ , ㄧㄡ ㄌㄧㄣˊ ㄘㄞˇ ㄧㄠˋ ㄒㄧㄥˊ 。

ㄧㄝˇ ㄖㄣˊ ㄒㄧㄤˋ ㄨㄣˋ ㄒㄧㄥˋ , ㄕㄢ ㄋㄧㄠˇ ㄗˋ ㄏㄨ ㄇㄧㄥˊ 。

ㄑㄩˋ ㄑㄩˋ ㄉㄨˊ ㄨˊ ㄌㄜˋ , ㄨˊ ㄖㄢˊ ㄎㄨㄟˋ ㄘˇ ㄕㄥ 。

陸渾山莊賞析

  宋之問這首《陸渾山莊》詩,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中寫道:「揆己道德餘,幼聞虛白旨。貴身賤外物,抗跡遠塵軌。朝遊伊水湄,夕臥箕山趾。妙年拙自晦,皎潔弄文史。謬辱紫泥書,揮翰青雲裏。事往每增傷,寵來常誓止。銘骨懷報稱,逆鱗讓金紫。安位釁潛搆,退耕禍猶起。棲巖實吾策,觸藩誠內恥。」雖然他一生混跡於官場,在宦海中幾經沉浮都沒有痛下決心,絕塵歸隱,但他愛好山水之心卻是真摯的。他在長安附近有藍田輞川別業(後爲王維所居),在東都洛陽附近有陸渾山莊。他在《藍田山莊》詩中自白說:「宦遊非吏隱,心事好幽偏。」有時這別業、山莊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風港。或許正因爲他飽經仕途滄桑,飽嘗世事無常,才更寄情於山水之間。他在這些地方短暫的「隱逸」生活期間,寫下了一些優美的田園山水詩。《陸渾山莊》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聯敘事抒情,「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是說一回到陸渾山就彷彿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誘發了退隱躬耕山林的念頭。這敘事抒情中亦含有景緻,側面說明了陸渾山的清幽超塵,是隱逸的好去處。頷聯主要描寫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採藥行」,上句是說順着溪流欣賞山花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源頭;下句是說採摘藥草尋尋覓覓竟走進了雲林深處。這兩句詩連用了「看」「入」「采」「行」四個動詞,在動態中寫靜景,意象活潑而有生氣。既寫出了爛漫山花、蒼翠林色的誘人,也表現了人物悠閒的心情。頸聯主要是表現山林的人物風情,「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上句寫農夫對來客熱情招呼,詢問姓名。下句與上是工對,化用。蘇東坡《海外》詩:「花曾識面香仍好,鳥不知名聲自呼。」據《古今注》的解釋:「南方有鳥名鷓鴣,其名自呼,向日而飛。」鷓鴣鳥也咕咕咕咕地向來客自我介紹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爛漫山花,奇草珍藥,友好的農人,好客的山鳥,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尋覓得到的。尾聯起句「去去」疊用,表現出急迫的情緒,去求尋獨善吾身的快樂。結句沒有正面寫宦海風波之苦,而只是說自己無才德,愧對明時。實際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隱退山林之意。《載灑園詩話》評這聯詩說:「雖違心之言,卻辭理兼至。」

  這首《陸渾山莊》詩,歷代詩評家的評價都很高,認爲自然、高古,可與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並論。如《葚原詩話》說:「詩以自然爲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無須工巧。五言如孟浩然《過故人居》,王維《終南別業》,又《喜祖三至留宿》,李白《送友人》,又《牛渚懷古》,常建《題破山寺禪院》,宋之問《陸渾山莊》,此皆不事工巧極自然者也。」《小清華園詩談》舉例談「何爲高?曰《古詩十九首》尚矣,其次則陳思之《白馬》七篇,彭澤之《飲酒》六首,左太沖之《詠史》,顏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近體則宋員外之『去去獨吾樂,無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說的「自然」,包括自然樸實的語言、平易曉暢的表現形式所創造出的自然空靈的意境。「高」,指的是隱逸的思想情調。他取材、用詞、造句、造境,都有獨到之處,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詞語富於表現力,既能融情與景,又能景中寓情。景與情會,杜甫曾借用過這首詩的第三聯。「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的意境自然優美,極盡山色景物風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

宋之問朗讀
()

猜你喜歡

千絲萬縷鬥妖嬈,和雨和煙陌上飄。夜夜篴聲關塞路,年年杯酒灞陵橋。

隋堤臺女輸濃黛,楚國佳人鬥細腰。只恐章臺春易老,幾回攀折恨蕭條。

()

吾家有息廬,息身未有日。古人悼無聞,四十而五十。

百年可例推,想亦無間隙。莫若早回頭,可以息則息。

果腹惟三餐,容身祇一席。古昔有良訓,歸當書之壁。

()

盛夏鬱鬱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

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託長歌歌不足,金蘭爲我盡殷勤。

()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

有求皆是苦,衆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爲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

石樑無病涉,杖屨時相逢。昔聞橫空霓,今見跨水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