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因自襄陽過予渚宮於其歸小詩贈別

劉勝因自襄陽過予渚宮於其歸小詩贈別朗讀

骯髒寧多忤,棲遲久倦遊。

折肱諳世味,袖手惜良籌。

日月隆中晚,風煙峴首愁。

登臨應慷慨,還解寄詩不。

劉勝因自襄陽過予渚宮於其歸小詩贈別注音

ㄤ ㄗㄤ ㄋㄧㄥˊ ㄉㄨㄛ ㄨˇ , ㄑㄧ ㄔˊ ㄐㄧㄡˇ ㄐㄩㄢˋ ㄧㄡˊ 。

ㄓㄜˊ ㄍㄨㄥ ㄢ ㄕˋ ㄨㄟˋ , ㄒㄧㄡˋ ㄕㄡˇ ㄒㄧˊ ㄌㄧㄤˊ ㄔㄡˊ 。

ㄖˋ ㄩㄝˋ ㄌㄨㄥˊ ㄓㄨㄥ ㄨㄢˇ , ㄈㄥ ㄧㄢ ㄒㄧㄢˋ ㄕㄡˇ ㄔㄡˊ 。

ㄉㄥ ㄌㄧㄣˊ ㄧㄥ ㄎㄤ ㄎㄞˇ , ㄏㄞˊ ㄐㄧㄝˇ ㄐㄧˋ ㄕ ㄅㄨˊ 。

張栻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張栻朗讀
()

猜你喜歡

築室清溪曲,爲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雲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

進士山東李中麓,子規江上陸滄浪。詩名相業供描畫,始信多才本不祥。

()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

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

()

浮雲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祕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

收得桑榆歸物外,種成桃李滿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