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內

寄內朗讀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後心。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寄內注音

ㄕˋ ㄕㄨㄛ ㄊㄨˊ ㄓㄨㄥ ㄐㄧㄥˇ , ㄈㄤ ㄓ ㄅㄧㄝˊ ㄏㄡˋ ㄒㄧㄣ 。

ㄒㄧㄥˊ ㄖㄣˊ ㄖˋ ㄇㄨˋ ㄕㄠˇ , ㄈㄥ ㄒㄩㄝˇ ㄌㄨㄢˋ ㄕㄢ ㄕㄣ 。

寄內賞析

  這首詩可能作於詩人赴慧州途中,題爲《寄內》,是寄給妻子的詩。他的別後心情,所謂「黯然消魂」者,在這首小詩裏有充分而含蓄的表現。

  以途中景色,見別後離情,這是古代詩詞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實處見虛,則實處皆虛。不說「心情」,而只說沿途風物,風物雖是早已客觀存在,而行人此時此地的心頭滋味卻是其個人所有。其深度如何,其濃度如何,作者均未明言。且別情之濃,別情之亂,若一一說去,將花費太多筆墨,愈說得多,愈不能將此瀰漫四野、飄忽惆悵的心情說全、說清,故將虛化實,使實處全虛,則更易感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就是採用這種表現手法。

  按一般敘述方法,詩的順序應爲:「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說與途中景,方知別後心。」這裏將詩句倒轉,是作者獨具匠心處。第一聯爲第二聯作鋪墊,第二聯陡轉,轉折頗險而陡,因奇特而見警策,能於險中求警;若按意思順序來寫,則是平鋪直敘,而無跌宕之勢。讀後只能感到行人於日暮時,說出風雪亂山中的感受,及因這種感受而思念家人的心情,雖流暢而失之淺淡。此則不同,首聯沒有說「別後心」究竟如何,次聯卻通過所寫的途中景色來表現作者情懷的極苦、極亂。首聯在字面上提出了「途中景」,卻全無一字說此「景」;提出了「別後心」,卻既不作心情的描述,又無形象以表現含義。詩到後面又轉回頭去接第一句,寫「途中景」。如此安排,等於告訴讀者景即心,心即景,與其寫不易着筆的抽象心情,不如寫引起此種情懷的實景,於實景中見到這種極苦、極亂的心情,一如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只着一「貧」字,使下聯實寫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變得實處全虛,一片蒼茫淒寒之感,彌天而來,一般人用很多言語也說不盡的地方,他只用百十個字就渲染出來了。孔平仲此詩的妙處也在於此。

孔平仲

孔平仲 北宋詩人。字義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餘縣)人。生卒年不詳。治平二年(1065)舉進士,曾任祕書丞、集賢校理,又提點江浙鑄錢、京西刑獄。 ...

孔平仲朗讀
()

猜你喜歡

使乎不辱命,臨機貴專對。安禪捋虎鬚,著著超方外。

不唯明窗下安排,掇向繩牀拶嶮崖。拈椎豎拂奮雄辯,金聲玉振猶奔雷。

九旬落落提綱宗,衲子濟濟長趨風。解粘去縛手段辣,驅耕奪食猶雍容。

秋風忽作要歸去,了卻武陵一段事。勃窣理窟乃胸中,行行不患無知己。

臨行索我送行篇,要棘蓬與金剛圈。短歌須要十數丈,長句只消三兩言。

金毛獅子解翻身,個是叢林傑出人。不日孤峯大哮吼,五葉一花天地春。

()

珥筆蓬萊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

莫恨蛾眉短,須愁蘭佩馨。金螭東畔立,可許一沉冥。

()

黃棟河西一草亭,嶧山相對兩峯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嘆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

春光暗把流年換,休解相思。紅豆開時。好趁東風折一枝。

雲涯望裏長幹路,乍怯單衣。細雨霏微。舊日池臺燕未歸。

()

諸生魯國受經初,標格王郎玉不如。倚馬舊傳文考賦,籠鵝雅學右軍書。

家聲此日標瓊樹,世業當年論石渠。手澤應須開萬卷,早懷三榮詣公車。

()

右蜀分憂輟近臣,翩翩旄節下青冥。

單車唯載文機石,夙駕長先使者星。

已有清風馳棧道,猶酣別酒過長亭。

佗年報政徵黃入,留取文翁舊典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