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宜興

發宜興朗讀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將家上鐵頭船。

譯文:我雖然已經六十歲垂垂老矣,卻又要拖家帶口登船去遠行。

注釋:宜興:今屬江蘇省,在太湖西岸。垂垂:形容將近、漸近,常與「老」連用。將:攜持。鐵頭船:指船頭包有鐵的木船。

客留陽羨只三月,歸去玉溪無一錢。

譯文:在陽羨暫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頭卻沒錢。

注釋:陽羨:宜興在秦漢時稱陽羨。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陽湖)中段的別稱。玉溪江邊的上饒,曾是曾幾僑居之地。這裏的「玉溪」代指作者故鄉。

觀水觀山都廢食,聽風聽雨不妨眠。

譯文:遊山觀水到了廢寢忘食境界,風聲雨聲都不會影響我睡眠。從今布襪青鞋夢,不到張公即善權。從今後在我這個平民的夢裏,不是到了張公洞就是遊善權。

注釋:都:總、全部。廢食:即廢寢忘食。從今布襪(wà)青鞋夢,不到張公即善權。布襪青鞋夢:指出世隱居之想和遨遊山水之願。布襪青鞋,指平民、隱士的生活。張公:指宜興境內的勝蹟張公洞。善權:指善卷洞,在宜興西南螺巖山上,與張公洞同爲宜興境內的兩個古洞。

從今布襪青鞵夢,不到張公即善權。

發宜興注音

ㄌㄠˇ ㄐㄧㄥˋ ㄔㄨㄟˊ ㄔㄨㄟˊ ㄌㄧㄡˋ ㄕˊ ㄋㄧㄢˊ , ㄧㄡˋ ㄐㄧㄤ ㄐㄧㄚ ㄕㄤˋ ㄊㄧㄝˇ ㄊㄡˊ ㄔㄨㄢˊ 。

ㄎㄜˋ ㄌㄧㄡˊ ㄧㄤˊ ㄒㄧㄢˋ ㄓˇ ㄙㄢ ㄩㄝˋ , ㄍㄨㄟ ㄑㄩˋ ㄩˋ ㄒㄧ ㄨˊ ㄧ ㄑㄧㄢˊ 。

ㄍㄨㄢ ㄕㄨㄟˇ ㄍㄨㄢ ㄕㄢ ㄉㄡ ㄈㄟˋ ㄕˊ , ㄊㄧㄥ ㄈㄥ ㄊㄧㄥ ㄩˇ ㄅㄨˋ ㄈㄤˊ ㄇㄧㄢˊ 。

ㄘㄨㄥˊ ㄐㄧㄣ ㄅㄨˋ ㄨㄚˋ ㄑㄧㄥ 鞵 ㄇㄥˋ , ㄅㄨˊ ㄉㄠˋ ㄓㄤ ㄍㄨㄥ ㄐㄧˊ ㄕㄢˋ ㄑㄩㄢˊ 。

發宜興釋義

譯文

我雖然已經六十歲垂垂老矣,卻又要拖家帶口登船去遠行。

在陽羨暫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頭卻沒錢。

遊山觀水到了廢寢忘食境界,風聲雨聲都不會影響我睡眠。

從今後在我這個平民的夢裏,不是到了張公洞就是遊善權。

註釋

宜興:今屬江蘇省,在太湖西岸。

垂垂:形容將近、漸近,常與「老」連用。

將:攜持。鐵頭船:指船頭包有鐵的木船。

陽羨:宜興在秦漢時稱陽羨。

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陽湖)中段的別稱。玉溪江邊的上饒,曾是曾幾僑居之地。這裏的「玉溪」代指作者故鄉。

都:總、全部。廢食:即廢寢忘食。

「聽風」句:謂任憑它風雨連宵,也不會改變自己歸隱之意。這裏「風雨」實喻指國家危難的形勢。

布襪青鞋夢:指出世隱居之想和遨遊山水之願。布襪青鞋,指平民、隱士的生活。

張公:指宜興境內的勝蹟張公洞。作者有《遊張公洞》詩,雲:「張公洞府未著腳,向人浪說遊荊溪。」可見其風景幽勝。善權:指善卷洞,在宜興西南螺巖山上,與張公洞同爲宜興境內的兩個古洞。

參考資料:

1、陳 衍.宋詩精華錄全譯(下).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597

發宜興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曾幾離開宜興之時。當時曾幾已年近六十,之前曾客居宜興數月,並作有《宜興邵智卿天遠堂》《遊張公洞》等詩。

參考資料:

1、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802-803

2、樂雲 等.唐宋詩鑑賞全典.武漢:崇文書局,2011.11:1031

發宜興賞析

  首聯自敘年將六十而又有挈家遠行之舉,扣詩題「發宜興」。以垂暮之年而又攜家奔波道途,生活之不安定與老境之可仿不難想見。「又」字悽然,包蘊了宋室南渡以來一系列播遷流離、羈旅行役之苦。

  頷聯出句承上,說自己客居宜興時日之短,見生活之不安定;對句啓下,說自己雖歸故山,而囊空如洗,見生活之清貧與作吏之清廉。曾幾一生淡泊,生活清苦。陸遊《曾文清公墓誌銘》說:「平生取與,一斷以義,三仕嶺外,家無南物。」足資參證。曾幾又有詩雲:「我貧無一錢,不敢學農同。空餘數卷書,腸腹自撐柱。」(《次陳少卿見贈韻》)故「歸去玉溪無一錢」一句既是其現實生活的折射,亦是其一貫心性的寫照。

  頸聯承「歸去」,設想回到故居後的情景:曾幾南渡後曾先後寓居上饒(今屬江西)、山陰(今浙江紹興),這裏所說的「觀水觀山」之地,未詳所指,當指山水幽勝之鄉。回去之後,閒居無事,但以觀山賞水爲務,遇到山水佳勝之處,恐不免因此廢寢忘食。這裏流露了對歸隱之地清絕山水的神往,也透露出對賦閒生活的悵惘之情。表面上看,作者頗爲閒適,實際上是故作排遣。下句的風雨,顯系代指時勢。「憂愁風雨」,本來是曾幾這樣的愛國士大夫的夙心,但卻說「聽風聽雨不妨眠」,似乎與己漠不相關,言外自含「安危大臣在,不必淚長流」(杜甫《去蜀》)一類感慨。所謂「不妨」,正是雖不應如此,卻不得不如此的意思。這一聯語調輕鬆,意態閒逸,骨子裏卻隱含一縷無可奈何之情。

  末聯再回應題目並以此抒懷:「從今布襪青鞋夢,不到張公即善權。」作者以布襪青鞋爲「夢」,表達了隱居山林的內心意趣。曾幾作詩以杜甫、黃庭堅爲宗,他曾在《李商叟秀才求齋名於王元渤以養源名之求詩》其二中說:「老杜詩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尚論淵源師友,他時派列江西。」於此可見其言不虛。「不到張公即善權」一句既是實寫宜興之景,承接上聯之意,表露了對宜興山水的眷戀情緒;同時也是虛寫,借指他處之景,暗接此聯出句之意,表明以後要隱逸山野,縱情山水。

  這首詩題爲「發宜興」,但除首、尾兩聯照應、回抱題目外,頷、頸兩聯卻是想象歸家後的情景。詩人所要抒發的,是由「發宜興」所引起的身世之感,「紀行」並非主體,「述懷」纔是中心。全詩正是圍繞着述懷這個中心來進行整體構思的。

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祕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於政事。他的學生陸遊替他作《墓誌銘》,稱他「治經學道之餘,發於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後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閒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

曾幾朗讀
()

猜你喜歡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

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

巖松挺挺立秋霜,海蚌輝輝放夜光。柳種五株歸慄裏,桃開千樹頌潘郎。

鸞章褒及循良政,晝錦裁成戲舞裳。莫道雲山容耋老,非熊應待夢周皇。

()

夕陽逢一雨,夜木洗清陰。露氣竹窗靜,秋光雲月深。
煎嘗靈藥味,話及故山心。得意兩不寐,微風生玉琴。

()

軒黃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過蓬萊島,曾上凌雲臺。

非無遠遊意,自多塵世哀。眷風回玉管,夜月隱金罍。

將軍營細柳,宰相調鹽梅。丹砂即經濟,寶鼎誰能開。

()

江畔。江畔。獨立昂頭霄漢。秋晴月色悽盛清。催詩試我性靈。靈性。

靈性。水淡煙柔風勁。

()

鄙夫平居常嘆息,薊門幽都皆絕域。安得猛士守北方,力排敵人復禹績。

田生手攜朔漠圖,丹書萬裏之強胡。掛圖高堂素壁上,壯或陰山來坐隅。

長城迢迢屬滄海,古塞歷歷生黃榆。縱橫指顧皆舊物,撫事慨時驚呼。

太平壯士多虛死,念君避胡來萬裏。九關深沉虎豹惡,布衣何由說天子。

捲圖還君意黯然,咄嗟世事非餘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