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新月

拜新月朗讀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

譯文:捲起低垂的簾兒,哦,一輪新月,瑩瑩潔潔倚在窗外,急急躡下臺階,雙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

注釋:開簾:撩開門簾。即:立即。

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譯文:庭院呦,悄然無人,獨自含羞含情,對着新月細語喃喃,只有微微的寒風,不時地飄起,那盈盈纖柔的裙帶。

注釋:細語:指少女對月喃喃細語,悄悄傾訴心裏的話。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間婚姻的傳說。

拜新月注音

ㄎㄞ ㄌㄧㄢˊ ㄐㄧㄢˋ ㄒㄧㄣ ㄩㄝˋ , ㄅㄧㄢˋ ㄐㄧˊ ㄒㄧㄚˋ ㄐㄧㄝ ㄅㄞˋ 。

ㄒㄧˋ ㄩˇ ㄖㄣˊ ㄅㄨˊ ㄨㄣˊ , ㄅㄟˇ ㄈㄥ ㄔㄨㄟ ㄑㄩㄣˊ ㄉㄞˋ 。

拜新月釋義

譯文

捲起低垂的簾兒,哦,一輪新月, 瑩瑩潔潔倚在窗外,

急急躡下臺階,雙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

庭院呦,悄然無人,獨自含羞含情,對着新月細語喃喃,

只有微微的寒風,不時地飄起,那盈盈纖柔的裙帶。

註釋

拜新月:唐教坊曲名。拜新月起源於遠古對月亮的崇拜,但在唐代才正式形成風俗。拜新月的時間是在七夕(農曆七月初七)或中秋節之夜。古代婦女拜新月是爲了祈求夫妻團圓、幸福長壽。拜,叩拜。

開簾:撩開門簾。

即:立即。

細語:指少女對月喃喃細語,悄悄傾訴心裏的話。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間婚姻的傳說。

參考資料:

1、范曉燕.《唐詩三百首賞譯》:南方出版社,2005.6:第196頁

2、張浩遜,孫祖潔,過偉忠.古小詩精華: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01:第46頁

3、崔鍾雷.唐詩三百首:吉林美術出版社,2011.06:第244頁

4、海豚傳媒.《念唐詩》: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4.01:第41頁

5、楊鴻儒.愛情詩評譯:華文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12頁

拜新月創作背景

  唐代婦女拜新月的風俗流行,不僅宮廷及貴族間有,民間也有,被稱作是一種幽美有趣、極富詩意的風俗,曾盛行於唐朝,並影響到後世。古代婦女往往用拜月之俗來寄託內心的心願或哀思。詩人李端不循常人之思路,對月暢訴心靈,企求賜福,如願以償。

參考資料:

1、《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55-656頁

拜新月賞析

  前兩句寫閨中女子開簾見月,立刻下階便拜,寫出她的急切而微妙的心理。開簾一句,揣摩語氣,開簾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開簾一見新月,即便於階前隨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長期以來積有許多心事,許多言語,無可訴說之人,無奈而託之明月。以此無奈之情,正見其拜月之誠,因誠,固也無須興師動衆講究什麼拜月儀式。「便即」二字,於虛處傳神,爲語氣、神態、感情之轉折處,自是欣賞全詩的關鍵所在:一以見人物的急切神態,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這兩句三個字特別傳神,「見」呈現了抒情主人公的驚喜與心田的忽然開朗,「下」是「見」後的自然動作,由心情使然,會讓人覺得是敏捷地走下臺階,而神色開悅可喜。剛下臺階神速下拜,「拜」既體現了誠和信,又見到了內心的迫切。這兩句以三個動作來表情,也爲下兩句作鋪墊。

  後兩句刻畫她感情專注而又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嬌羞神態。「細語」二字,維妙維肖地狀出少女嬌嫩含羞的神態。少女內心隱祕,本不欲人聞,故於無人處,以細聲細語出之,詩人亦不聞也。其實,少女內心隱祕,非愁怨即祈望,直書反失之淺露。現只傳其含情低訴,只傳其心緒悠遠,詩情更醇,韻味更濃。庭院無人,臨風拜月,其虔誠之心,其真純之情,其可憐惜之態,令人神往。即其於凜冽寒風之中,發此內心隱祕之喃喃細語,已置讀者於似聞不聞、似解不解之間,而以隱約不清之細語,配以風中飄動之羅帶,似純屬客觀描寫,不涉及人物內心,但人物內心之思緒盪漾,卻從羅帶中斷續飄出,使人情思縈繞,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後兩句嘔心吐血,刻意描繪,而筆鋒落處,卻又輕如蝶翅。

  此詩純用白描勾勒人物,通過嫻美的動作、輕柔的細語和亭立的倩影,將人物一片虔誠純真之情烘託而出,讀之餘音嫋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表面看,似即寫作者之所見所聞,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線條勾勒輪廓:隱祕處仍歸隱祕,細節處只寫細節。通過嫻美的動作、輕柔的細語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誠純真的高尚情感躍然紙上,沁人肌髓。這正體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

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曆五年進士。曾任祕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嶽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爲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

李端朗讀
()

猜你喜歡

海近秋先至,城空客少過。滄桑新涕淚,雲物小槃阿。

樂土聊高枕,王師未止戈。雞聲催攬鏡,雙鬢已微皤。

()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雲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

形如圓月色欺霜,曾許佳人掩面藏。

袁守揚風方慰愜,班姬中道忽悲涼。

自知掌握初經用,豈顧塵埃此暫傷。

只恐來年清暑殿,別將紈素上君堂。

()

青溪宜曉日,曲處千丈晦。

天開蒼石屏,影落西村外。

虛無元氣立,明滅河漢對。

人行崢嶸下,鳥急浩蕩內。

向來千萬峯,瑣細等蓬塊。

老夫倚杖久,三嘆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遺此快。

更欲訪野人,窮探視其背。

()

身爲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

掉臂兵叢自在行,歸來依舊一書生。酒邊結客千金盡,帳下翻瀾四座驚。

莫惜華年今冉冉,但期民物各平平。春寒喜孕新桐熟,二月江濤撼霧城。

()